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楼滨城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皮肤瘀斑的形态(附照片)
本张照片摄自1994年一位流脑病人,是典型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皮肤瘀斑,其特点是境界清楚,边缘不整,是由于血栓堵塞小动脉,以使其所支配的皮肤发生缺血坏死,这是十分具有特征性体征,而且很容易掌握。本例初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笔者看病人后,就凭此体征立即诊断流脑,给青霉素治疗,后来从瘀斑涂片中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我们将此病例进行现场教学,我科主要人员达到人人掌握。96年有1例高热、昏迷、全身瘀斑,先就诊于血液病门诊,经我科医师会诊后,立即诊断流脑,后来呼吸停止,但经抢救治愈。大约在2002年,来1例类似病人,先后经急诊外科、皮肤科、心内科,经急诊科会诊,确定为流脑。同样北京昌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由于进修时看过此照片,亦以此诊断1例暴发型流脑。笔者体会,凡有此体征病人首先考虑DIC,败血症,不要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药物过敏,凡发热后迅速出现瘀斑者,多为流脑;如发热3-4天后出现瘀斑者可能是金葡萄球菌败血症。上述仅根据个人有限的临床体会仅供同仁参考。但对DIC皮肤栓塞的描述是来自威廉斯血液病学的名著,可以说本照片不亚于哈氏内科学中的DIC图片。供来访者共享。
上述是暴发性流脑的体征,一般病人不一定有此体征,在北京地区有3个特点,①流行季节(高峰是3-6月,可此前1年11月开始);②民工;③高热伴脑膜刺激征,或伴有少许出血点,应高度怀疑流脑。
二、关于过敏性休克的诊断
过敏性休克是一个常见的危急重症,对大多数病例的诊断是很明确的,但有时亦会含糊,我们曾遇到前1天涂擦或口服某种药物,第2天或10余小时后发生休克,很容易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结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笔者结合个案纠纷,从国内网上查阅近400例过敏性休克,如肌内注射者,几乎均在3分钟发生休克,最长10分钟;口服者可在1小时左右。所以过敏性休克多在瞬间发生,此外尚有其他过敏症状。笔者体会如突然发生的休克,如不是即使用药后发生的,应首先做心电图排出急性心肌梗死,育龄妇女排出失血性休克。
经查阅文献,认为敏感病人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窘迫,继而血管虚脱(collapse)及休克;皮肤搔痒、荨麻疹或有血管性水肿;可有胃肠道表现,如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至于有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笔者查阅文献有限,不敢断然否定,但对突发性休克,作较全面的鉴别,是不会有错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