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概述】 本病又称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婴儿期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发生严重出血倾向,多合并自发性颅内出血,主要见于母乳喂养儿,或有较长期消化功能紊乱,肝胆疾患,较长期服用抗生素者,用维生素K治疗效果显著。
【诊断标准】
1、病史 本症多见于10天-1岁的婴儿,以1-2个月的婴儿最为常见,性别无差异。母乳喂养者占多数。大部分母亲产后食蔬菜及水果甚少。患儿可有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史,注意有无应用抗生素史 ,有无肝胆疾病及感染史等。
2、临床表现 本症的临床特点酷似新生儿自然出血症,仅发病年龄不同,病儿营养发育大多良好。出血广泛,可有皮肤瘀斑,皮下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及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等,但颅内出血常为首发症状,发生率在25%-80%,以蛛网膜下、硬脑膜下及脑室内出血最为多见,也常有脑实质出血,个别病例有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多在无外伤等诱因下突然发生,以颅内压增高征及血肿压迫脑组织所致的神经定位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出现脑疝、呼吸和循环衰竭。约35%-50%可不伴有其它部位出血而单独发生。其它可有贫血、黄疸、肝肿大,少数可有发热。
3、辅助检查
(1)血象:红细胞、血红蛋白大多降低,呈低色素性贫血,血小板计数正常。
(2)凝血象: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减低,凝血酶时间正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延迟,Ⅱ、Ⅶ、Ⅸ、Ⅹ因子明显减少。
(3)肝功能:ALT、AST、ALP等均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严重肝功能异常提示肝脏疾病所致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头颅B超、CT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腰穿、硬膜下穿刺、头颅透光试验、眼底检查。CT安全、可靠,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范围,且可随访疗效,判断预后。
【治疗方案】
1、维生素K:最有效,剂量为2-5mg/日,肌注或静注,疗程一般5天。
2、出血严重:应输新鲜血,以纠正贫血及补充凝血因子,剂量为15ml/kg。
3、颅高压、脑水肿、脑疝:可适当给予脱水剂及硬膜下穿刺引流。
4、长期反复抽搐并有神经定位征:经检查确诊为硬脑膜下血肿时,待凝血障碍改善后可转外科治疗。
5、对有明确维生素K吸收障碍或摄入不足的婴儿,每月注射维生素K 1mg。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给予1-2mg/日,注射三天。对母乳喂养的母亲口服维生素K,每周2次,每次2.5mg,或给新生儿生后注射维生素K 5mg,一月后每10天口服维生素K 2.5mg,共6次。
参考文献: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第七版 第1815页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概述】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Vitamin D deficiency tetany)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致血清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诊断标准】
1、病史: (1)有维生素D缺乏史,或佝偻病体征。 (2)年龄多是1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儿。 (3)多于冬末、春初发病。 (4)其它:人工喂养儿及早产儿易发病,各种急慢性感染可诱发。长期腹泻或梗阻性黄疸。
2、临床表现:
(1)显性症状:
1)惊厥:为无热惊厥,多数患儿频繁发作,每日发作1-20次不等。每次持续时间约数秒至30分钟。发作后神志清楚。
2)手足搐搦:多见于较大的婴儿和儿童,6月以内很少发生。
3)喉痉挛:多见于2岁前的婴幼儿。
(2)隐性症状:
1)面神经征:轻扣面颊部引起口唇或眼睑的抽动为阳性。
2)腓反射:扣击腓骨头上部引起足部向外收缩为阳性。
3)陶瑟氏征:用血压计的袖带包裹上臂,打气,使桡侧的脉搏暂停,5分钟内,出现手足搐搦为阳性。
(3)病程:大多数1~2天内惊厥停止,重症喉痉挛可致猝死。
3、实验室检查: 血钙一般<1.88mmol/L,血磷一般正常。碱性*酶增高。
【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保持体位、吸氧、防止呕吐窒息。
2、止痉治疗: (1)喉痉挛: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人工通气。 (2)止痉:安定0.3~1mg/kg,缓慢静推后,鲁米那钠10 mg/kg肌注。如效果不佳,继续用安定静推,至抽搐停止。或用10%水合氯醛0.5ml/kg/次,保留灌肠。 (3)补钙治疗:10%葡萄糖酸钙+等量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注,每日1~3次,连用2~3日,之后可改成口服钙剂。钙剂治疗无效,应注意低镁血症(<0.6mmol/L),可深部肌注25%硫酸镁0.2 ml/kg,1~2日后即见效。 (4)维生素D治疗:钙剂治疗3~5日后或惊厥停止后肌注维生素D每日50~100㎎(2000~4000IU),4周后改口服维生素D400IU/日。
【疗效评估】
1、正规治疗3~5天 2、惊厥控制24小时后 3、血钙正常或接近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