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俐 奚莎
维生素K是*4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肝抗凝蛋白C和S的必要辅助因子,是凝血级联反应的一个关键部分。新生儿出生时一般都存在维生素K的相对缺乏。维生素K缺乏症(VKD)是指因维生素K缺乏影响凝血因子*,造成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低并出现自发性出血,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KDB)是维生素K缺乏所导致的出血,是引起新生儿、婴儿出血症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在未接受维生素K预防的婴儿中,经典型VKDB的发病率可能为0.25%~1.70%,活产儿中晚发型VKDB发病率为40/106~100/106。
1 病因和影响因素
常见影响因素: (1)孕妇产前使用某些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如华法林、抗惊厥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 (2)胎盘对维生素K的透过率较低。另外,胎儿肝酶系统尚不成熟,维生素K*不足,导致新生儿的维生素K储存有限,血清维生素K依赖因子水平低至成人的50%。 (3)母乳中维生素K水平(5~15 μg/L)相比于*奶粉(50~60 μg/L)非常低,且母乳喂养儿的肠道中双歧杆菌占主要比例,维生素K*能力极差,因此,母乳喂养儿的发病率较高。 (4)新生儿肠道内可*维生素K的菌群缺乏,维生素K*不足。慢性腹泻、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肠道菌群的建立和繁殖,会加剧维生素K的缺乏。 (5)存在肝炎综合征、胆汁淤积或先天性胆道闭锁等肝胆疾患时,胆汁分泌减少、肝细胞受损,维生素K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 (6)感染,Miyasaka等报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可导致胆汁淤滞、胆道阻塞,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
另外,经济、教育水平的差异,医疗条件落后、人群营养健康水平低下、保健意识缺乏、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不足、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等导致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农村较城市VKD的发病率高。鉴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不平衡分布,这种现象在我国也很明显,农村的较高的纯母乳喂养率也是导致VKDB高发病率的原因。
2 发病机制
维生素K是2-甲基-1,4-萘醌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为脂溶性维生素。其中维生素K1、K2为主要的天然存在形式。维生素K1由植物中提取,维生素K2为肠道细菌*。维生素K在肝细胞内微粒体中形成维生素K氢琨,参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前体蛋白上特定谷氨酸残基的羧化过程,使其成为γ-羧基谷氨酸盐,从而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产生凝血活性。当维生素K缺乏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不能羧化,只是无活性蛋白[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无法参与凝血,机体出血的可能性增加。
3 临床表现
VKD可无临床表现,凝血酶原复合物<30%时有出血倾向,主要表现为创伤或术后出血不止;凝血酶原复合物<20%时可出现自发性出血。
3.1 早发型 发生在出生24 h内(包括分娩时),出血轻重程度不一,从轻微的皮肤渗血、大量的胃肠道出血到致命性颅内出血都有可能发生。常见的出血部位为颅脑(包括头皮血肿、颅内或硬膜下出血)、胃肠道、胸腔和腹腔。
3.2 经典型 发生在出生1~7 d,出血主要涉及胃肠道、鼻、皮肤或包皮环切术等部位,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胃肠道和脐部,颅内出血较少。近年来由于维生素K预防工作的推行,经典型VKDB已极少发生。
3.3 晚发型 发生在出生8 d~6个月,纯母乳喂养儿多发。根据是否存在潜在诱发因素,又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晚发型颅内出血。常见的症状包括呕吐(44%),囟门膨出(40%),皮肤、黏膜苍白(40%),食欲降低(32%),癫痫发作(40%)和发生在其他部位的"警告出血",如鼻孔、黏膜或脐(36%)。颅内出血占晚发型VKDB的50%,即使存活也可能会有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等后遗症。美国现有数据不足,欧洲和亚洲有关研究报道晚发型VKDB的患病率达(4.4~7.2)/每10万活产儿。晚发型VKDB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其他2型更为显著。
另外,血维生素K水平下降、PIVKA-Ⅱ阳性、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但并无出血症状,称之为维生素K缺乏的亚临床表现。林良明等在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婴儿PIVKA-Ⅱ阳性率>40%,表明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婴儿在我国还有很多。这些婴儿在感染、腹泻、肝胆疾患等因素影响下可诱发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应予重视。
4 诊断
VKD的诊断主要根据突然出现的出血和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水平的降低,并排除华法林应用史、肝脏疾病及维生素K吸收不良等。结合病史,同时符合实验室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4倍标准值,PT≥4倍标准值且至少符合以下3项中的1项,可诊断VKDB:(1)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维生素K治疗后PT恢复正常;(3)PIVKA-Ⅱ阳性,其中PIVKA-Ⅱ较敏感,可检测出VKD亚临床状态。P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同年龄标准值相比明显异常并符合以上3条额外标准之一者为疑似病例。
英国儿科监控单位(BPSU)有简化的VKDB诊断标准:6个月内的婴儿出现自发性淤青、出血或脑出血,伴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和PT延长(至少为2倍标准值),并排除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 治疗
VKDB的发病率低,起病突然且轻重程度不一,目前很少有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研究探讨婴儿VKDB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主要针对出凝血紊乱的治疗手段有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5.1 维生素K 维生素K治疗是纠正维生素K缺乏最合适的方法,可在4~6 h纠正PT和APTT延长。治疗VKDB可选用维生素K 1~3 mg。英国国家药典(BNF)建议维生素K 250~300 μg/kg静脉注射治疗VKDB,总量1~2 mg,6个月以下婴幼儿VKD可完全治愈。我国采用维生素K1静脉注射,10~20 mg/d,3~5 d。有严重凝血功能异常、常规剂量维生素K替代治疗疗效欠佳或由于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造成凝血功能异常的VKDB患儿可给予较高剂量维生素K。
对于任何有出血表现的疑似VKDB婴儿,在等待血液制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同时,应先静脉注射维生素K,此做法起效快且安全性较高。如果不能建立静脉通路,维生素K也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但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不推荐肌肉注射。
5.2 FFP及PCC 出血较重,出现出血性休克表现时,应立即静脉输注FFP,贫血重者可在第2-3天继续输血,同时应给予PCC静脉注射,以迅速止血。
基础凝血功能障碍得到纠正后,可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措施预防出血相关后遗症。
6 预防
关于最佳的预防方案和口服与肌肉注射维生素K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的争论已有很多。在过去的50年里,各国的维生素K预防方案也在不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案。
6.1 给药途径 1961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所有新生儿均接受维生素K标准剂量肌肉注射。这作为一则护理标准沿用至今,一直被视为预防性治疗的最佳方法。
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继续推荐所有新生儿预防性肌肉注射维生素K,目前为美国常规用药方式。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普遍推荐肌肉注射预防,对拒绝肌肉注射者提供口服预防,荷兰和德国采用小剂量多次口服预防。我国推荐预防方案不一,有出生时注射维生素K,而后小剂量多次口服预防,也有多次小剂量注射预防以维持维生素K水平以及完全口服预防至出生后3个月。
6.2 给药剂量及次数 1961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所有新生儿均接受维生素K 1 mg肌肉注射或2 mg口服。1990年,荷兰推荐婴儿出生时1 mg维生素K口服,后纯母乳喂养儿25 μg/d口服至出生后3个月,有高危因素的婴儿50 μg/d口服。瑞士曾报道维生素K 2 mg口服并不能彻底预防VKDB的发生。随后,丹麦推行婴儿出生时2 mg维生素K口服,而后每周1 mg口服至出生后3个月。1992年至2000年,71%的纯母乳喂养儿无VKDB发生,且此方案不会出现蓄积性中毒。世界各国维生素K预防方案现状见表1。
6.3 其他对象 除了对新生儿的预防外,也有学者提出孕妇及乳母的维生素K预防性补充方案。
6.3.1 孕妇 为预防早发型VKDB及早产儿出血,特别是服用抗癫痫药物等抗凝药物的孕妇在分娩前2~4周开始服用维生素K 10 mg/d,直至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K 1 mg;或在妊娠最后3个月内肌肉注射维生素K,10 mg/次,共3~5次,临产前1~4 h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维生素K 10 mg,以预防早发型VKDB。
6.3.2 乳母 目前建议乳母口服维生素K 5 mg/d,乳汁中维生素K水平可升高至*奶水平。同时乳母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水果的摄入,以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水平。
我国新生儿维生素K使用状况不佳,2005年吴明远和李崇华对126家医院新生儿维生素K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仅有57.1%的单位对所有新生儿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而其余单位仅对高危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1,维生素K的使用剂量、频次、时间比较混乱,多根据以往科室经验确定。(2)剂量普遍较大,1~10 mg/次,平均5 mg左右。(3)对足月儿和早产儿[国际上最新指南建议早产儿8~10 μg/(kg·d)维生素K1口服],不同体质量出生儿VKDB的早期诊断、维生素K的应用安全性、适宜剂量和方法尚无研究。(4)筛选新生儿及婴儿维生素K缺乏及对维生素K的干预效果评价资料不足,尤其缺少近年的能反映全国维生素K缺乏状况及其预防措施的大样本数据,最新的数据止于2005年,距今已有10年。(5)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尚缺乏统一安全规范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我国尚无统一的预防方案,国内教材关于维生素K的预防方案见表2。
鉴于我国VKD的高发病率以及经济落后地区高发病的分布规律,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我国新生儿及婴儿维生素K现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方法,已变得非常重要。加强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的宣传力度,尤其对经济、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提高防治观念和水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 14 ): 1059-1062. 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