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实习记者 李优)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儿童成长发育不良、儿童消瘦等问题外,超重及肥胖、微量元素缺乏症等等,也都是营养不良的范畴。
日前在北京发布的一份《2016年全球营养报告》表明,在可获得相关数据的国家中,有44%的国家(129个国家中有57个国家)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营养不良和成人超重及肥胖的挑战。全球整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2016年全球营养报告》编制团队的联合主席Emorn Udomkesmalee指出,世界上每三人之中就有一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已成为一种全球“新常态”——除了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及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世界各国的肥胖和超重率都在继续上升。
该报告指出,全球5岁以下超重儿童的数量正逐渐接近消瘦儿童的数量。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人们所认为的“营养不良”,不仅仅是指成人和儿童营养不足,同时,还有肥胖、超重现象等“双重负担”。
同时,该报告强调了世界各国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惊人的成本。
首先是社会成本。该报告称,由于营养不良,非洲和亚洲每年流失11%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其次是家庭成本。据报告测算,在美国,如果某一家庭有一个人面临肥胖症困扰,那么该家庭平均需要额外花费8%的年收入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在中国,一位糖尿病患者将需要花费16.3%的年收入来支付医疗费用。
对于资金缺口方面的问题,该报告分析的24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政府预算显示,这些国家平均仅投入2.1%的支出,用于减少营养不良问题。
《全球营养报告》是对全球营养状况的年度独立评估报告。该报告旨在促进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消除各种形式营养不良的承诺。
该报告倡议到2025年实现全球营养目标:包括生长迟缓儿童数量减少40%、儿童消瘦患病率下降并维持在5%以下、儿童超重患病率零增长,以及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下降50%、纯母乳喂养率至少上升至50%、出生体重过低患病率下降3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