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2-15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差万别,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医生,有时也难免困惑。面对疾病埋下的"地雷",医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避开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冠心病"的帽子不能乱扣


不典型胸闷、心电图T波长期低平者,加上合并室性早搏或心房纤颤,并无动态心肌缺血的可靠证据,看到这些你会怎么做?要知道对于经验不够足的医生们来说,如果患者是老年人可能就已经被扣上 "冠心病"的帽子了,且大动干戈,大量使用所谓的"扩冠、抗心肌缺血"药物;若为年轻人就定为"心肌炎",病人真的会既伤心又伤金的!


左心衰竭是因为外周水肿?


筛查肾病综合征时,应用 24 小时尿液检测发现了大量蛋白尿的丢失,你会怎么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下腔静脉梗阻或者不当药物均可以是罪魁祸首,另外注意淋巴结肿大或静脉引流疾病,肝硬化是另一种引起下肢水肿的疾病。但是,在下定论前为避免误诊,最后一定要应用右心导管测定右心压力!


"火烧眉毛"了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


许多医生都知道对低危、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STEMI)患者,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有中等程度获益,而多数患者需要病情稳定后才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且口服时安全性更佳。但是,STEMI患者不应以心率作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指证,若患者无禁忌证,但伴高血压、心动过速且无心衰者应即刻选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长好or短好?


大多研究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DAPT疗程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延长DAPT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DAPT疗程的确定要同时考虑出血风险和缺血风险,平衡利弊后选择治疗方案。缺血风险高危,出血风险低危时,可进行较长疗程的DAPT;相反,出血风险高危,缺血风险低危时,则需进行较短疗程的DAPT。


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及GRACE缺血风险评分


你确定要把吡格列酮给心衰患者?


你可能会听到这句话,"我讨厌降糖药. 我讨厌降糖药"。放弃在心衰患者中使用降糖药。正像"Threes tooges(活宝三人组)"影片演的一样,低下你的头,扭扭你的屁股,拍 2下脑袋,然后做些舞蹈,然后再想 ACTOS(一种降糖药)。将吡格列酮给水肿、气短的心衰患者,无异于将她五花大绑推到轨道上。只是你给心衰患者处方 Actos 至少不用进监狱。


盲目顾虑不敢用或停用他汀类药物


服用他汀的部分患者主诉肌肉疼痛、无力或其他相关症状,因此不能或不愿继续服药。但肌痛的发生在多大程度上与服用他汀有关仍存在争议。于是一些临床医生因此不敢冒然用他汀药物。


最近,来自丹麦的一项全国性研究发现停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使得心肌梗死的几率和死亡的危险增加。总之,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改善ASCVD患者预后的药物,其临床获益远高于不良反应风险。


糖尿病患者只重降糖而忽视调脂


高血糖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并存通常被定义为ASCVD事件的高危状况。某些人群中,患有2型糖尿病者的ASCVD风险与明确患有ASCVD的患者风险相当,因此糖尿病一直被看做冠心病的等危症。但在全世界不同人群中,糖尿病与ASCVD的关系是复杂的。迄今为止,表明治疗高血糖对降低大血管ASCVD风险的证据有限。即便如此,控制高血糖会降低微血管病变。但最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ASCVD事件的手段是使用降LDL-C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


特殊人群的用药


忽视孕妇群体的特殊用药,后果可能很严重,一般而言妊娠期所用用药均对胎儿发育有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故应尽量避免在孕期用药,特别是前3个月。妊娠期间禁用安体舒通、ACEI类ARB类、胺碘酮、阿司匹林、他汀类,前3个月和最后6周禁用华法林;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可减少子宫血流量,刺激宫缩。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