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1-19 10:35:33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每个人都希望吃到健康食品,许多商家就如大家所愿地提供各种“健康食品”。在各种营养成分、科学术语和最新研究的轰炸中,各种新奇的“健康食品”总能大赚其钱。不过,当我们用专业眼光去审视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介绍词、广告词,却发现多数是忽悠,或只是正确的“废话”。


   “人体必需的物质”
   人体正常运转需要许多物质,但“人体必需”跟“需要补充”是两码事。一种情况是,人体需要的物质要人体自己产生才有用,吃进来的没用,比如胶原蛋白和各种酶;另一种情况是,只要能正常吃喝就不会缺乏,比如磷、氯、钠、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用某种食物含有多少“人体必需的物质”来显示它有多“健康”,完全是偷换概念。


   “含有多少种营养成分”
   人体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多种营养成分,每一种有各自适当的需求量。除了婴儿,人们每天都吃多种食物,各种食物的总和才构成摄取的营养组成。
   一种好的食物,能高效提供某种或者某几种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而附带的需要限制摄入的营养成分却比较少(比如脂肪和糖)。
   而“含有多少种营养成分”是个没有价值的指标。广告中所说的“含有XX种维生素、XX种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随便抓一把野草去检测,也都可以检测出类似的结果。


   “含量比某食物高多少倍”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玫瑰盐的含铁量是普通盐的几十倍”、“螺旋藻的蛋白含量是牛奶的二十多倍”。前者是因为普通盐中几乎不含有铁,玫瑰盐中只要有一点,就是很多倍。而后者,则是把螺旋藻的干重跟百分之八十多都是水的牛奶相比。
   其实不管玫瑰盐中的铁是普通盐的多少倍,每天都只能吃几克盐,其中的铁完全可忽略。螺旋藻中蛋白含量虽高,但每天吃上几克就已价格不菲,牛奶喝上几百克也不成问题,所以牛奶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而螺旋藻不是。
   谈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考虑正常食用量以及所含的量占每天需求量的比例,说得天花乱坠也都没有意义。


   “XX大学研究发现”
   任何一种食品或食品成分的健康功效,都要经过多年、大量、各角度、多机构的研究,才能形成共识被认可。“XX大学研究发现”往往只是在特定条件、特定体系中的初步研究,有科研价值但远远不足以作出“结论”。很多广告是把研究结果进行歪曲夸大来忽悠公众。
   对于不具有专业判断能力的消费者,当看到一种“神奇得无法不心动”的食品,不妨先洗个冷水脸,再去看看有没有权威机构或者独立科普的介绍——如果没有,那么就要看好自己的钱包了。
   摘自今日头条,作者为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