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3-9-22 13:15:38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领导,我只是有幸学了五年的临床医学,又多学了三年的儿科学,然后在儿科临床岗位上整整工作了五年多,身为儿科医生,看到浑浊的社会舆论报道,疯狂而泯灭良心地去误导广大无儿科尤其新生儿科医学常识的老百姓,从而去残害不能为自己生自己未来做主的宝宝,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hellip;&hellip;痛心,揪心,忍不住的想把真正的世界展现出来,让那些正被或即将被愚弄的人们,那些一心想为自己宝宝着想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爷爷奶奶们,外公外婆们,叔叔姨姨们&hellip;&hellip;所有至少自己认为是为自己宝宝好的人们,看清宝宝的世界,孕母或奶妈的世界,然后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正确的事情!<BR>&nbsp;&nbsp;&nbsp; 以下所言,所涉及的文献资料,就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学》(第七版)!在这里,可能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只选了这么一个资料,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是我们医学生的教材,国家卫生部&ldquo;十一五&rdquo;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统一使用的教科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所用之教材,乃是国内权威之最!总强过那些所谓的&ldquo;知情者&rdquo;所&ldquo;爆料&rdquo;,总强过那些&ldquo;无良记者&rdquo;的片面(没有深入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言!凡拥有此书或用过此教材者均可作证!</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一、宝宝的年龄分期:</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一般共40周(即到所谓的预产期为止)。此期的营养均来自孕母,因此,孕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饮食营养等就极为重要!(此非本文重点,略过&hellip;&hellip;)</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由于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因此单独列为婴儿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BR>&nbsp;&nbsp;&nbsp; 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也叫早期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婴儿死亡中约2/3 是新生儿,&amp;lt;1周的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左右。因此,新生儿的死亡,不一定都是我们医生护士的错,身为医者,救死扶伤本就是天职,没人希望自己的病人垂死在自己的手里!这一点,真心恳请能得以谅解!医生是人不是神!(http://user.qzone.qq.com/63533153/blog/1377388322)即使是足月儿,虽然出生时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甚至呕吐,如若发生呛奶,则易发生窒息,如发现不及时,则可直接威胁生命或甚导致死亡,所以即使半夜三更了,护士们还是要不辞辛苦去巡视病房,就是为了防范不良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以,真心希望&ldquo;怀孕护士半夜巡产房引家属反感遭施暴&rdquo;等类似的残暴事件永不要再发生,还我们一个正常的(至少不要让我们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受到侵犯)医疗环境,这样才能让我们对你们的宝宝更好的保驾护航!</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阶段,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此时,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虽然也在继续进行,但是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常常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4、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此阶段消化系统功能仍不完善,营养的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而断乳和其他食物添加须在此时完成,因此适宜的喂养仍然是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BR>&nbsp;&nbsp;&nbsp;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BR>&nbsp;&nbsp;&nbsp; 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BR>&nbsp;&nbsp;&nbsp; 7、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 年左右。</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BR>&nbsp;&nbsp;&nbsp; 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ldquo;轨道&rdquo;,或特征、潜力、趋向。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等。<BR>&nbsp;&nbsp;&nbsp; 2、环境因素:<BR>&nbsp;&nbsp;&nbsp; (1)首当其冲的便是我们今天的重点之一:营养!当营养素供给比例恰当,加之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的发挥。<BR>&nbsp;&nbsp;&nbsp; (2)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的阻扰作用十分明显。如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则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hellip;&hellip;<BR>&nbsp;&nbsp;&nbsp;&nbsp;(3)母亲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BR>&nbsp;&nbsp;&nbsp; (4)家庭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的重要作用易被家长和儿科医生忽视。</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三、宝宝的味觉和嗅觉发育历程<BR>&nbsp;&nbsp;&nbsp; 1、味觉: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4~5月甚至对食物轻微的味道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此期应适时添加各类转乳期食物。<BR>因此,纯母乳喂养应该持续多久?4~5个月,此期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期!<BR>&nbsp;&nbsp;&nbsp; 2、嗅觉:出生时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发育成熟;3~4月时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月开始对芳香气味有反应。</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四、刚出生的宝宝吃什么?<BR>&nbsp;&nbsp;&nbsp;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生后都需要观察,高危儿(需要治疗或进一步抢救的)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即所谓的新生儿科或其分科);正常者进入婴儿室(有些医院为产后病区),提倡母婴同室,尽早喂母奶。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是母乳不足的,只能是部分母乳喂养,还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就只能选择人工喂养。<BR>&nbsp;&nbsp;&nbsp; 1、什么情况下母亲不适宜自己母乳喂养呢?<BR>&nbsp;&nbsp;&nbsp; 凡是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应停止哺乳,如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乳母患急性传染病时,可将乳汁挤出,经消毒后哺喂。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临产或分娩时,是通过胎盘或血液传递的,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并非哺乳的禁忌证。母亲感染结核病,但无临床症状时可继续哺乳。<BR>&nbsp;&nbsp;&nbsp; 2、什么叫部分母乳喂养?<BR>&nbsp;&nbsp;&nbsp; 同时采用母乳与配方奶或兽乳喂养婴儿为部分母乳喂养,有两种情况:<BR>&nbsp;&nbsp;&nbsp; (1) 补授法:母乳不足时,用配方奶或兽乳补充母乳喂养为补授法,适宜4~6月内的婴儿,原则是&ldquo;缺多少补多少&rdquo;。。<BR>&nbsp;&nbsp;&nbsp; (2) 代授法:用配方奶或兽乳替代一次母乳量,为代授法。即在某一次母乳哺喂时,有意减少哺喂母乳量,增加配方奶量或兽乳,逐渐替代此次母乳量。依次类推直到完全替代所有的母乳。<BR>&nbsp;&nbsp;&nbsp; 3、人工喂养 4~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用配方奶或其他兽乳,如牛乳、羊乳、马乳等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FONT></P>
<><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1)兽乳的特点:<BR>&nbsp;&nbsp;&nbsp; 牛乳,但成分不适合(乳糖含量低、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缺乏免疫因子)婴儿,而且牛乳含矿物质比人乳多3~3.5倍,增加婴儿肾脏的溶质负荷,对婴儿肾脏有潜在的损害。<BR>&nbsp;&nbsp;&nbsp; 羊乳,营养价值与牛乳大致相同,蛋白质凝块较牛奶细而软,脂肪颗粒大小与人乳相仿,但羊乳中叶酸含量很少,长期哺给羊乳易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R>马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少,能量亦低,故不宜长期哺用。</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2)配方奶:兽乳所含的营养素不适合人类的婴儿。故一般人工喂养和婴儿断离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BR>&nbsp;&nbsp;&nbsp; 配方奶粉 是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奶制品,使宏量营养素成分尽量&ldquo;接近&rdquo;于人乳,因此,最好的奶粉就是在最接近母乳而又适当添加了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和强化了婴儿生长时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素的奶粉!<BR>&nbsp;&nbsp;&nbsp; 应注意的是,使用时按年龄选用。</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3)全牛乳的家庭改建:若无条件选用配方奶而采用兽乳喂养婴儿时,必须改造,不宜直接采用兽乳喂养婴儿。</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4)相关问题之加糖:加糖,只是针对全牛乳,而不是针对配方奶的,不是为增加牛乳甜味,或增加能量,而是改变牛乳中宏量营养素的比例,利于吸收,软化大便。</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5)稀释奶:即牛奶加水,意在降低牛奶矿物质、蛋白质浓度,减轻婴儿消化道、肾负荷。稀释奶仅用于新生儿,生后不满2周者可采用2:1奶(即2份牛奶加1份水);以后逐渐过渡到3:1或4:1奶;满月后即可用全奶。</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6)加水:全牛奶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两次喂哺之间加水,使奶与水量(总液量)达150ml/(kg.d)。</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五、母乳喂养与低血糖问题</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人乳是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天然最好食物,初乳为孕后期与分娩4~5日以内的乳汁;5~14日为过渡乳;14日以后的乳汁为成熟乳。一个健康的母亲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到6个月所需要的营养素、能量、液体量。母乳的好处众所皆知,在此不多累述,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乳的质量与乳母有关,包括健康、饮食、环境、吸允&hellip;&hellip;因此,应鼓励乳母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等,但并不是所有营养都是可以靠饮食就能够补充的,人乳中的脂肪、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铁等营养素与乳母饮食有关,而维生素D、E、K不易由血进入乳汁,故与乳母饮食成分关系不大。一般产后6 个月后乳母泌乳量与乳汁的营养成分逐渐下降。判断奶量是否充足是以婴儿体重增长情况、尿量多少与睡眠状况等综合判断,劝告母亲不要轻易放弃哺乳。</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有三个条件,一是孕母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二是哺乳时出现有效的射乳反射;三是婴儿有力的吸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婴幼儿喂养策略》建议生生6个月内完成接受母乳喂养。<BR>&nbsp;&nbsp;&nbsp; 0~2月的小婴儿每日多次、按需哺乳,使吸吮有力,乳头得到多次刺激,乳汁分泌增加。有力的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使催乳素在血中维持较高的浓度,产后2周乳晕的传入神经特别敏感,诱导缩宫素分泌的条件反射易于建立,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吸吮是主要条件刺激,应尽早开奶(产后15分钟~2小时内)。尽早开奶可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同时还可减轻生理性体重下降、低血糖的发生。但是,有些刚分娩后的孕母往往在头1~2天内母乳是不足的,剖宫产的甚是母乳不足,有些还是严重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奶,到了2~3天以后才开始泌乳~~~<BR>生理性体重下降不是个问题,生理性黄疸也关系不大,但低血糖却是很恐怖!为什么?</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1、什么叫新生儿低血糖?<BR>&nbsp;&nbsp;&nbsp; 新生儿出生后血糖浓度有一自然下降继而上升的过程,并且许多低血糖的新生儿并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全血血糖&amp;lt;2.2mmol/L(40mg/dl)应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neonatal hypoglycemia),而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生后日龄。<BR>&nbsp;&nbsp;&nbsp; 2、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儿:早产儿、围生期窒息的新生儿、小于胎龄儿(小样儿)、低体温、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糖尿病母亲娩出的婴儿、Rh溶血病的患儿;患有高胰岛血症或内分泌缺陷、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新生儿&hellip;&hellip;<BR>&nbsp;&nbsp;&nbsp; 3、新生儿低血糖有什么表现?大多数低血糖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颤抖、震颤,甚至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经静脉注射葡萄糖后上述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称&ldquo;症状性低血糖&rdquo;。<BR>&nbsp;&nbsp;&nbsp; 4、低血糖有何危害?新生儿引起异常低血糖所需饥饿持续时间远远少于成人,引起反应迟钝、痴呆,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等,严重者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这个在我的病人中就有血的教训,一个复杂性先心病的患儿,发现是时候呼之无反应,吸奶无力,测及时血糖仅0.06mmol/L,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可悲,一个可治性的先心却是死于喂养不当导致的低血糖!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往往都是不可恢复的!由于并不能确定引起脑损伤的低血糖阈值,因此不管有无症状,低血糖者均应及时治疗。当然,能够预防不发生是最好的!<BR>&nbsp;&nbsp;&nbsp; 5、新生儿低血糖如何预防?避免可预防的高危因素(如寒冷损伤),高危儿定期监测血糖。早开奶,少量多餐,没奶或奶量不足时及时适当补充母乳替代品,当然,在条件好的地方,都是配方奶为主了&hellip;&hellip;</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因此,没有母奶或母奶实在很是不足怎么办?奶粉给不给喂?答案是显然的!但却让我们院方为难了,因为我们违反了《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不符合爱婴医院纯母乳喂养的相关规定(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还爱婴,弄巧成拙了吧?如果低血糖出现了,脑损伤出现了,几年或十几年以后到大批量的脑瘫或智障的出现了,便成了&ldquo;害婴&rdquo;医院了,我们便都成了千古罪人了!)&hellip;&hellip;</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六、关于《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BR>&nbsp;&nbsp;&nbsp;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人员。(白纸黑字,一目了然)<BR>&nbsp;&nbsp;&nbsp;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无规矩不成方圆,固是好事)<BR>&nbsp;&nbsp;&nbsp;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健康宣教是好事,但千万别宣教错了)<BR>&nbsp;&nbsp;&nbsp;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尽早开奶,可以预防低血糖,很好)<BR>&nbsp;&nbsp;&nbsp;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新生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如何保持更好泌乳,对预防低血糖也很重要)<BR>&nbsp;&nbsp;&nbsp;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医学指征是什么?高危儿?还是?尽可能的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能算是其指征么?如果不能,那就是非得等到低血糖发作了才可以么?或是如果没有低血糖发生之前,及时没有母乳或非常不足,也不能添加除母乳外的任何东西,只能反反复复地去测血糖一直到有足够的母乳或低血糖的发生?有人性化么?不但增加了宝宝的采血行葡萄糖检测时候的痛苦,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感染机会,更是让某些低血糖发作变得更加不可预防,脑损伤的机会势必增加,害人害己&hellip;&hellip;)<BR>&nbsp;&nbsp;&nbsp; 7.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这个无可是非,只要母婴都是健康的,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BR>&nbsp;&nbsp;&nbsp; 8.鼓励按需哺乳。(只能是鼓励,不能强迫!但有另外一个问题,什么叫按需?是宝宝自己想吃再给他吃?想吃是什么概念?是宝宝开始觅食动作还是啼哭?还是按其生理之所需?按照其胃排空的时间来定其所需?)<BR>&nbsp;&nbsp;&nbsp;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真不知道有没有为那些乳头不正常的母亲着想过!乳头过凹?过大?)<BR>&nbsp;&nbsp;&nbsp;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hellip;&hellip;)</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七、人工喂养的首选什么?综上所述,答案还是只有一个:配方奶粉!<BR>配方奶怎么选择?一个称职的医生往往不会给你推荐什么牌子的奶粉,只会告诉你宝宝需要或适合吃哪一类的奶粉!<BR>&nbsp;&nbsp;&nbsp; 所以,我们来了解一下乳品,就是什么样的宝宝可以吃什么样的奶!<BR>&nbsp;&nbsp;&nbsp; 1、稀释乳:供新生儿、早产儿食用;<BR>&nbsp;&nbsp;&nbsp; 2、脱脂奶:半脱脂或全脱脂奶,脂肪含量低,只供腹泻时或消化功能差者短期食用;<BR>&nbsp;&nbsp;&nbsp; 3、酸奶:牛乳加酸或经乳酸杆菌发酵成酸奶,其蛋白凝块小、易消化,供腹泻及消化力弱的病儿食用;<BR>&nbsp;&nbsp;&nbsp; 4、豆奶:适用于乳糖不耐受和牛乳过敏的小儿;<BR>&nbsp;&nbsp;&nbsp; 5、无乳糖奶粉(不含乳糖,含蔗糖、葡萄糖聚合体、麦芽糖糊精、玉米糖浆):长期腹泻、有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使用无乳糖奶粉;<BR>&nbsp;&nbsp;&nbsp; 6、低苯丙氨酸奶粉:用于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婴儿。<BR>&nbsp;&nbsp;&nbsp; 7、其他,如所谓的DHA奶粉,并不在我们的涉及范围,为什么?这个要问奶粉厂商,为什么不向老百姓说清楚这个DHA是什么东东!可问题是,如果说的太清楚了,你们还会去买吗?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亚油酸&alpha;-亚麻酸的代谢产物,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东西是好东西,但补充DHA的前提却是DHA缺乏,只有缺乏DHA时适量补充才有效,不缺少DHA情况下,补充DHA不仅无效,还有副作用。而若正常孕母的母乳喂养足已能够为婴儿提供充足的DHA。所以,自己看着办吧!至少我是不会建议正常母亲去购买的&hellip;&hellip;扩展阅读:<A href="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60967/8162651.htm?fromId=160967&amp;amp;from=rdtself">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60967/8162651.htm?fromId=160967&amp;amp;from=rdtself</A></FONT></P>
<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八、扩展链接:<BR>&nbsp;&nbsp;&nbsp; 1:【个人感想】母乳喂养问题引发的事件:<A href="http://pediatrics.dxy.cn/bbs/topic/24815753">http://pediatrics.dxy.cn/bbs/topic/24815753</A><BR>&nbsp;&nbsp;&nbsp; 2:【原创】天津奶粉事件,我们应当发出自己的声音:<A href="http://pediatrics.dxy.cn/bbs/topic/26506068">http://pediatrics.dxy.cn/bbs/topic/26506068</A><BR>&nbsp;&nbsp;&nbsp; 3:【原创】谈谈奶粉事件:<A href="http://pediatrics.dxy.cn/bbs/topic/26500105">http://pediatrics.dxy.cn/bbs/topic/26500105</A></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九、暂时先这么多,有些可能过于唠叨了,但愿看见这个帖子的人们看得懂我在说什么!<BR>&nbsp;&nbsp;&nbsp; 作为医生,我们都希望宝宝能够健康成长,至于6月以内的婴儿奶粉,尤其是在新生儿期,我们只是将其视为母乳的替代品,是母乳的候补,不存在什么第一口奶,不存在什么奶粉上瘾,什么时候该吃或是可以吃,什么时候不需要吃,都应根据宝宝及其母亲的自身情况而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什么时候都不要过度宣扬,不管是其好处还是其危害,特别是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广电总局下设的央视媒体(什么奶粉的漫天广告是你们播出的,所谓的怪圈黑幕也是你们曝光的,你们就没点责任么?没点责任心么?就不能三思而后行么?<BR>转载自丁香园</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