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对于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春节和普通工作日没什么两样。因为要正常上班,他们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昨日,记者来到市急救中心,体验他们别样的“春节假期”。
八年没与家人吃过年夜饭
家乡在山东泰安的小伙周涛是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的护士,从2003年来到这里工作以后,他就没在除夕夜回过家乡与父母一起吃过年夜饭。今年已经是他独自在深圳过的第8个春节。
昨日是正月初五,他与老家在广西南宁的医生卢小平、老家在广东汕头的救护车司机陈晓星搭档值班,从上午8时至下午5时留在值班室随时待命。陈晓星从2002年到该中心工作至今,已经有9年没有回家乡过年。
根据历年来的情况看,春节期间并不是急救任务的高峰期。随着多数人返乡过年,春节期间救护车的派车量为平日的1/2至2/3。但是,节日期间在市急救中心值班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据了解,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保证完成日常的急救任务,另一方面是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准备。
年初二出车12次
卢小平的年夜饭是在院前急救科的值班室里和七八个同事一起吃的。单位给他们准备了饺子、汤圆,大伙再准备几个小菜,简单地吃了一顿。年初一、初二和初五这三天,周涛、卢小平和陈晓星都在上班,特别是初二那天,全天出车达12次。“那天可真是忙坏了,大部分需要救护车的都是老年患者,多是一些高血压、眩晕和腹痛患者。” 卢小平回忆说。
昨天的白班也不轻松。上午8:00刚一上班,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就接到120调度:华富街道某小区住户来电称,家里的精神病患者急需送医院治疗。
周涛、卢小平和陈晓星立即动身前往。“到达住户那里,我们得知他们家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性家属以前患过精神病,曾住院治疗过一段时间,有所好转,但这次又发作了。” 周涛告诉深圳商报记者,一开始家属想把男子绑起来送去医院,但男子情绪不稳定,反抗得很厉害,无奈之下家人只好拨打120求助。
见到患者后,卢小平耐心劝说男子,告诉他头痛应该去医院治疗,“一开始他不愿意跟我们走,说自己打车去,但后来我说我们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可以帮助他并送他到医院。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最后很配合地跟着我们上了救护车,在家属的陪同下去了康宁医院就诊。”
昨日上午8:47,回到市急救中心不久,他们三人再次出发,前往一名74岁男性高血压患者家中急救。之前这名男子突然昏倒,片刻后意识恢复清醒,但言语含糊、上肢肌肉无力、大小便失禁。情急之下,男子的家属拨打了120。卢小平在现场检查患者神志、血压和脉搏后,确定患者适合转运,救护车遂将男子就近送往市二医院就诊。昨日下午1:44,救护车前往莲花山公园,将一名71岁的突发头晕、呕吐的游人送往北大深圳医院急救。
急救电话中有很多是骚扰
因为没能赶上院前急救科的救护车出车,昨日下午在市急救中心120指挥中心,记者体验了一把120调度员的工作。
昨日的120开通了3个坐席,由陈苑、李欣欣、刘纯静、杨玉莹四名调度员值班接听120电话并向医院发出派车指令,其中一人可以短暂地轮换休息。乍一看,这份工作只需接进市民打进的120电话,问清楚患者所在的位置并联系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就可以了,但干起来可不简单。
陈苑很体贴地在她的席位上增加了一幅耳机,以便记者能听到通过120呼叫进来的报警电话。令记者感到吃惊的是,接通的电话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真正需要派救护车的。不少电话是接通后没声音的,还有一些是接通就听到对方骂人的。
看到记者一脸惊讶的表情,陈苑笑着说:“没想到吧?这些我们都习惯了。还真想请你们帮我们呼吁呼吁呢。”市120曾专门进行过统计,结果显示,有效电话仅不足25%,其余都是骚扰电话。频繁的骚扰电话无端占用了急救资源。
令多位调度员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理个小平头、背个包、常穿灰色西装、黑色皮鞋,虽然个子不高却很壮,经常装作突然昏倒,引得路人报警。“这个男的已经这样很多年了,一会出现在罗湖、一会又在福田。好多次派了救护车,都是空跑,真是浪费急救资源。”刘纯静说。
昨日截至下午5时止,120共接警932个,派车10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