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的爸爸妈妈们,从小就对零食不陌生,甚至很多都是“零食控”,宝宝出生后,到了能够自己吃东西的时候,很自然地也会考虑为宝宝选购一些适合的零食,那么怎么选择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幼儿一天的能量需求
年龄段 |
男宝宝(千卡/KJ) |
女宝宝(千卡/KJ ) |
18个月-24个月 |
1100/4600 |
1050/4400 |
2岁-3岁 |
1200/5020 |
1150/4810 |
3岁-4岁 |
1350/5640 |
1300/5430 |
4岁-5岁 |
1450/6060 |
1400/5830 |
5岁-6岁 |
1600/6700 |
1500/6270 |
再来看看市面上常见的零食能量
零食食用量 |
提供的能量(千卡) |
占一天所需能量的比例(以3周岁男宝宝为例) |
1条巧克力(43g) |
238 |
18% |
1罐雪碧 |
150 |
11% |
1包海苔(40g) |
71 |
5% |
从上面两张表中,爸爸妈妈们可以看到,如果吃了过多的零食,会占据宝宝一天很多的能量需求,那么宝宝正常吃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影响。而零食提供的营养素一般都很单一,远远不及一餐正常饭菜提供的营养素均衡,长此以往,随着父母腰包憋下去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宝宝的健康。
但是,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充满市场诱惑的环境中,周围的很多因素都会驱使家长去掏钱购买零食,我们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孩子接触零食,那么怎么平衡食欲与健康呢,来看看下面吧:
1、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低脂、低盐、低糖类。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红薯、地瓜、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2、 适当食用的零食,每周不超过1次到2次为宜: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盐焗腰果、甘薯球、干地瓜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如咖啡、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
3、限制食用的零食,最好每周不超过一次:高糖、高盐、高脂肪类。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软糖、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炸鸡翅、炸鸡翅根、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胡萝卜脯、苹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冰淇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