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1-19 09:48:57 |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漫画:粉红狼


  近年来,我国职场中的“过劳”现象不容忽视,很多人表示工作强度大,时常“被加班”。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大,68.6%的受访者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86.5%的受访者担心过大的工作强度会影响身体健康。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所在的行业为:互联网(16.1%)、服务(16.1%)、金融(11.2%)、医疗(10.7%)、教育(9.8%)、建筑(9.5%)、传媒(4.2%)和农业(1.7%)等。


  25岁及以下的受访者占6.2%,26~30岁的占29.2%,31~35岁的占34.4%,36~40岁的占16.9%,41~45岁的占7.2%,46岁及以上的占6.2%。32.5%的人来自北上广深,16.7%的人来自其他一线城市,32.1%的人来自二线城市,17.8%的人来自三、四线城市。


  68.6%受访者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

  调查中,68.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大,其中11.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大。24.3%的受访者表示不太大,5.5%的受访者表示不大。

  “加班是常事儿,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王琛是一家新媒体公司的运营编辑,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干满8个小时就能下班的时候。“每天9点半上班,晚上最早也要8点多下班”。

  而对于在某文化艺术机构做项目负责人的刘晓燕(化名)而言,节假日取消、工作时间黑白颠倒也是家常便饭。“做这一行很辛苦,一个项目要排练、要彩排,还有正式演出,有时候为了赶进度,熬几个通宵也不奇怪”。

  本次调查中,27.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加班,60.7%的受访者偶尔加班,仅11.7%的受访者不加班。

  具体而言,受访者每天的工作时长为:8~10小时(52.1%)、10~12小时(13.9%)、12小时及以上(2.6%),8小时及以下的受访者占30.2%。

  “虽然为了赶工经常加班,但单位的福利比较好。”王琛告诉记者,超出正常工作时间是有额外补贴的,如果加班到21点以后,公司还可以报销打车回家的费用,吃饭也不是问题。刘晓燕的单位则使用上下班打卡机,加班有非常精确的考勤,每月会根据加班时长统一发放补助。

  身为政府机关公务员的李敏(化名)表示:“公职人员没有大家想得那么清闲,赶上忙的时候,可能天天都要加班,早上8点半到,晚上8点半回。”而李敏的加班是一种“义务型”劳动。“我们加班不*资,就是为了把手里的事儿干完”。

  大家加班属于哪种情况?调查中,47.4%的受访者是公司支配、安排、要求加班,并将加班认定为劳动时间;32.9%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自主申请加班,公司批复且给予相应的加班补贴;37.9%的受访者吐槽干不完活儿要“被”加班,且单位没有加班奖励机制;19.9%的受访者表示隐形加班多,下班后也要考虑工作或经常应酬。


  86.5%受访者担心工作强度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上班几年,身体大不如前,人也胖了,皮肤也糙了。”王琛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新媒体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看各种内容,不动弹,还耗神。”

  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的徐宁,隐约担心着自己有一天会在敲代码的时候猝死,“我们程序员都是夜猫子,经常后半夜下班,周末一睡一整天”。除了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工作要求高也让他感觉心累,“编程是个技术活,大脑超负荷运转,而且编程语言不断更新,程序员的压力就更大了。有时候想只干10年就退休”。

  受访者认为,工作中容易导致劳动强度过大的因素是:作息不规律、黑白颠倒(50.9%),每天坐在电脑前办公,缺乏锻炼(52.2%),上班时间过长(43.4%),应酬过于频繁(29.6%)和业务知识更新换代太快,学习压力大(26.7%)等。

  另外,86.5%的受访者担心过大的工作强度会影响身体健康,其中24.9%的受访者非常担心。13.5%的受访者不担心。

  “我热爱这个职业和这份工作,加班是没办法的事,我只能尽可能多做运动,从吃的方面犒劳自己。”刘晓燕偶尔会觉得头疼乏力,不过调整一下就能很快恢复,她觉得年轻时把精力多投入在事业上是好事。

  徐宁并不打算一辈子做程序员,“先干几年,多攒些钱。等有一天干不动了就辞职,调整调整,做点儿*”。

  调查显示,当过度工作导致身体不适时,30.6%的受访者选择及时跟公司沟通,要求适当放宽绩效考核;27.5%的受访者表示要调整生活重心,找到最健康的生活状态;20.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大问题会继续按原有强度工作;15.5%的受访者会通过换工作降低劳动强度;4.8%的受访者倾向于向公司辞职,回家休养身体。

  徐宁认为,公司过度追求效益直接导致了员工的高强度劳动。“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都在加快。高峰期的北京地铁里都是上班族,脸上都带着疲倦。只有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大家的物质水平足够高了,劳动强度才会降低”。

  缓解工作强度,53.8%的受访者认为员工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敢于向“过劳”说“不”;58.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要主动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保险福利;50.4%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应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条件,不能一味追求效益; 43.0%的受访者建议完善法律,提高加重用工行为的要求、标准等;27.5%的受访者认为严格落实《劳动法》对工作时长的要求很重要。

  80.7%的受访者支持把“过劳病”或“过劳死”纳入工伤。

    (实习生 韩雪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