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是智力竞争的年代,对孩子的教育从娘胎里就已经开始了,年轻父母们聚在一块也总是喜欢互相攀比,自己的孩子会认多少汉字,会背多少唐诗,等等。更有甚者在孩子出生十几天后,就用打印机打出巴掌大的字,每天在孩子眼前晃来晃去,教孩子认字。这些父母并不明白,他们这样做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
应不应该教2-3岁的孩子学识字?孩子识字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学**词汇和汉字的机理是怎样的。
孩子在一岁左右以后,口语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发展,但孩子学**各种名词、动词,简单和复杂的句子,仍然是要建立在实际的物体、动作、情景的基础上才能**得的。比如看到西瓜,孩子学会西瓜这个词汇,看到救护车、大卡车,孩子学会了这两个具体的名词。儿童只有在反复接触实物、动作、情景的同时,才能理解词汇的意义,理解句子表达的意义。
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孩子能否学**词汇呢?也可以。比如“恐龙”,现在没有真实的恐龙,但孩子可以通过看动画片、电视中的恐龙,在大脑内建立起一个真实恐龙的表象,再去理解“恐龙”这个词汇的含义。看图片可以建立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吗?也能建立部分,比如看到“霸王龙”的图片,妈妈告诉孩子说这是霸王龙,孩子可能仅仅把这个图像与这个词汇的声音建立联系,不能构成对“霸王龙”词义更深的理解。如果妈妈告诉孩子说霸王龙非常厉害,它吃其它的恐龙和小动物,并和宝宝做霸王龙的游戏,孩子很快就可建立“霸王龙”的词义。
但看图学**词汇和看图识字是两回事,遗憾的是,父母们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
仍以“霸王龙”为例。儿童在学**这个词时要通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图像建立霸王龙的外部的相貌特征。第二步是对霸王龙主要**性的了解,建立“霸王龙”的词义。当孩子听到你说“霸王龙”词汇的时候,很快就在大脑内形成“霸王龙”的表象,在记忆中调出“霸王龙”的主要**性。最后一步才是和抽象的汉字符号建立联系。儿童记住“霸王龙”这三个汉字后,当他看到这三个汉字连在一块时,他知道这是一个词汇,它代表着某一个动物,即在大脑内形成表象,然后调出这个动物的主要**性有哪些。汉字“霸王龙”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儿童只有在大脑内建立“霸王龙”的词义后,汉字“霸王龙”和词义建立起联系,对儿童才真正成为一个词汇。
第一步和第二步,建立外部的相貌特征和了解主要的**性,构建词义,是看图学词汇。第三步才是看图识字,只有在建立词义之后,再认识抽象的汉字符号,并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大脑形成的词义建立起联系,才是看图识字。
明白了这些,我们再回到教孩子认字的问题上。经常有些父母为了教两三岁的孩子学认字,将汉字密密麻麻写下来,一个个教给孩子,让孩子强行去记忆。事实上,这些汉字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孩子完全不知道,要孩子把这些符号生硬地记下来,不仅痛苦,而且没有任何意义。
此外,儿童机械记忆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少数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简直像照相机一样,只需看一眼,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能记住。即便如此,他们也仅仅是记住了汉字而已,并没有学**到一个词汇,因为他们并没有建立这个汉字的词义。
还有的父母也的确是教孩子看图识字,但她们非要孩子在接触图片的同时,让孩子把图片和汉字符号马上建立起联系,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
一些性急的父母,在孩子一个多月时就想教他认字,这种做法更是荒诞。因为婴儿在一个半月之前,双眼是不能聚焦的,只能看到3O厘米左右的距离,相当于妈妈怀抱孩子哺乳时,孩子的眼睛与妈妈脸部之间的距离;孩子看妈妈的脸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更谈不上看清楚字。孩子此时生理和心理的语言机制都没有成熟,根本谈不上学**语言。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父母就应该知道如何真正去帮助孩子。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的是,对学龄前的孩子,识字并不重要,儿童对词汇意义的建立、句子意义的构成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三四岁以前的低龄孩子,父母们千万不要把重点放到识字上去,而是通过各种有效而生动有趣的途径去帮助孩子构建词义,构建对句子和情节的理解,增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即使你希望教孩子认字,也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帮助孩子构建词义的基础上去教孩子认字,而不是让孩子生硬地去记忆那些汉字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