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血荒10个月,啥血型都缺!
今年以来全省血液供应也一直紧张,各医院呼吁推广“自体输血”缓解血荒
深圳新闻网讯 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即“当血液库存不能保障3日救治用量时,就得拉响二级预警”。
南京更荒
全国范围内的血荒也波及南京。记者昨日从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和南京的大医院了解到,从去年年底一直到现在,南京的“血荒”已经持续十个月,在血荒严重的时候,什么血型都缺。流动献血车采血量下降,到高校也采不到血,这成了让血液中心尴尬的现实。
缺血!
每个血型都缺,尤其A型和O型
记者从南京各大医院了解到,“血荒”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往年血荒往往会出现在冬季和春节,特别是学生寒暑假期间,而今年几乎每个月,医院都喊缺血,特别是A型和O型。医院只好视血源储备情况,停开了很多择期手术,内科疾病用血和贫血输血被迫延期,以重点保障危重急症手术患者用血,也没有少听患者和家属的抱怨。
今年7月底,南京市民献血曾经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不过没能维持太长时间。到9月下旬,南京血库告急,南京市医疗机构每天手术用血需要7万毫升,但现在每天能采集到的血源只有三四万毫升,医院最紧要的是保证供应紧急用血病人。
因为血荒,手术都无法进行
记者了解到,其实从今年初开始,江苏各市血液供应一直紧张。上周开始,南京一些医院陆续接到“限血令”。据悉,目前临床抢救用血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但手术用血可能要择期,或进行等待了。
一些医院会动员手术病人家属互助献血。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将实施人工肝置换术的患者的家属,由于需要大量血浆置换,医院要准备6000毫升血,于是子女动员了十几位亲戚朋友前来为她献血。
为何缺血?
首先,街头献血人明显减少。工作人员介绍,往年单靠国庆长假这一个星期的量,就可以保障整个10月份的用血了,但今年不行,国庆节一共没采到多少人,平时就更少了。“目前工作日街头献血一天100多人,双休日每天150人左右。而往年的10月,工作日一天能采150多人,双休日每天都接近300人,可以说今年献血者少了一半左右。”
记者采访了南京新街口大洋百货前的一辆流动采血车,医生透露,像新街口这样人口比较密集的地点,平均每天前来献血的人数就十几个,比往年减少了两倍多。以往周末人数会增加,然而上周六前来献血的只有6人。
其次,大学生献血热情不高。据介绍,以前到高校采血,学生排队几小时参加无偿献血,每天采血均在200人以上,而现在去高校采血,经常只能采20多人。
此外,一些医生反映说,献血人群主要还是“信任危机”,特别是网络对于采供血的一些负面报道,对于年轻人还是有影响的。很多人对献血是无偿的,临床输血却收费,不能理解。
怎么解决?
自体输血手术比例应不低于15%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各家医院解决“血荒”的主要手段,仍是动员患者家属“互助献血”。但是,记者从省人民医院等一些大医院了解到,登记献血资料的患者家属最终能献的不到20%,很多人依旧持怀疑态度。而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让家属献血是一种缓解用血难的手段,但也不是解决用血紧张的根本办法,应该发动全社会献血。
对此,南京市血液中心傅强副主任表示,目前除了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外,血液中心也就开始招募一些志愿者,主动电话联系和发短信招募曾经参加献血的市民再次献血;加强与高校和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宣传。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科学用血,节约血液资源,提高自身输血率,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要求,二、三级医院自体输血必须达15%。
什么是自体输血,顾名思义,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今年以来,南京市第一医院输血科已经进行了300多例自体血回输。而在发达国家,自体输血已占输血总量的20%-40%,澳大利亚和美国占80%-90%。它除了可以稳定血源外,还因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防止传染疾病。
临床上一般的用血大多来自异体,称之为异体输血。对于临床上“术前抽血,手术中使用”的储血式自身输血,很多市民其实并不了解。而这几年,血荒出现后,临床用血不足,才渐渐地让自体输血走上台前。而推行自体输血最大的问题也是保存的期限。
此外,如果使用自体输血的话,抽血要放上一两天,等身体恢复,病人才能手术;这段时间,病人住在医院里无法治疗却占着床位,导致病人住院周期延长。
有研究发现,如果自体输血技术能全面推开,至少可减少医院三分之一的异体血用量。
南京下周启动流动血库,南大等5高校将组织献血
虽然南京的抢救用血还能跟得上,但择期手术受到了很大影响。为此,南京市血液中心将于下周启动“流动血库”。
记者了解到,这个流动血库由南京大学的学生发起成立,后来南医大、南林大、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鼓楼医院等单位都参与进来,这些单位就是南京的应急采血点,遇到血液紧张的情况,血液中心会联系到这些单位组织无偿献血,以缓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