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市民小病到社康,近年来市卫生部门采取扩大社康中心编制、聘用退休专家等措施,提高社康医疗水平。近日,又开始实施药费“零加成”、持医保卡购药7折,从价格上吸引患者前往社康中心就诊,为大医院减轻压力,但市民表示,有无好医生才是他们是否选择社康的关键。
家住益田村的张女士从儿子一出生就一直选择在小区里的社康中心就诊,“不光是方便,更重要的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一直为张女士儿子看病的陈医生属于退休后返聘性质,有丰富临床经验,“每次儿子发烧、感冒,陈医生都用最简单的方法治好了,儿子长到两岁多都没打过吊针。”
2009年5月17日,益田社康中心因地铁施工原因突然“清场”,社区居民大多恋恋不舍。随后,这里的医生被分流到附近4家社康中心,尽管益田村再次建起了临时板房作为社康中心,但居民们都像“追星”一样,宁愿跑到一两公里外的社康中心找原来的医生看病。家住106栋的郑小姐说:“好医生是让人‘追捧’的关键,服务耐心又能解决问题,得到了我们全家人的信任。”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不少市民,发现尽管深圳采取了药费“零加成”,持医保卡购药7折,以及即将实现的诊疗费用7折等价格杠杆引导市民“小病到社康”,可是大部分市民表示,“好医生才是我们选择社康的关键”。家住坂田四季花城的苗先生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区居民多数是白领阶层,对价格因素不太敏感,他们小区社康中心就诊人数众多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好医生,能够解决居民的常见疾病。
深圳医改方案指出,全科医生作为社康中心骨干力量,是引导群众小病在社区解决的关键。那么,近年来我市采取了什么政策吸引人才到社康中心服务,又用什么措施提升社康中心医生水平呢?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1、编制能否吸引人才安心社康
医生称待遇提高了,医疗队伍可稳定
在我市启动社康全覆盖工作之初,业务用房、启动资金和人员编制就成为了推进社康中心进驻社区的三大困难。人员没有编制和升迁途径,一直是社康中心人员素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对社康中心的人、财、物保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由于编制需要编办下达,不可能一次到位,所以各区都在逐步落实中。”市卫人委妇社处处长张英姬说,由于社康中心目前属于辖区负责制,各区为解决编制问题都各出奇招,积极扩大社康中心人员编制比例。
近日,记者从市卫人委一次会议上获悉,“西乡人民医院拿出30个编制用于社康中心医护人员的招聘,却有近三分之一无人报考。”究竟是否属实,记者进行了调查。
西乡人民医院人力资源科陈科长表示,中间存在一些误解。此次拿出的30个编制名额,报考的人数是超过了30人,但最后录取的只有21人。“尽管我们希望通过入编来提高待遇,留住人才,但绝不会因为需要满额录取而降低标准。”
据了解,西乡人民医院此次编制招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社康中心的高级人才。陈科长说,该院下属的38个社康中心,服务辖区100多万人口,但只有副高职称以上医生18名。“根据市卫人委的要求,我们安排医院所有副高职称以上医生每周两天到社康中心开诊,但还有不少市民反映,希望能够有更多高年资的医生坐诊。”所以,此次的30个编制中有13个用于招聘副高职称以上的医生,其余的编制则留给了具有中级职称的医生以及护士的招聘。
通过此次招考,西乡人民医院旗下社康中心副高职称以上医生总数增加到21人。陈科长表示,希望今后医院旗下的每家社康中心都能有一位副高职称以上的医生坐诊,因此,2011年,医院计划再拿出20个编制用于社康中心医护人员的招考。
编制能否留住人才?在宝安区某社康中心工作的徐医生表示,这是肯定的,社康中心的医生有了编制,意味着占其收入60%的部分可以来自财政拨款。相比以前的聘用制员工,不仅收入有了提高,更有一种身份上的认同感,有利于医疗队伍的稳定。
福田区也积极探讨让社康医生“有身份”的办法。首先是提高编制配备,早在2004年,福田就为每个社康中心定编职员3人;2007年又重新核编每个社康中心核定职员4名和雇员1名,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目前每个社康的标准配备8个人。
其次,通过“换血”提高医务人员稳定性。2008年,公开招聘社康中心职员20名、雇员116名。2009年,全区公开定向招调社康医技人员178名,其中职员123名、雇员55名,“定向”就意味着医院不能“截留”,这些新鲜血液直接输入社康中心。极大地降低了社康临聘人员比例,提高了医务人员稳定性。
2、退休专家能否返聘社康中心?
主要看专家个人意愿
福田区政府曾就社康发展出台相关文件,其中明确提出鼓励社康适当聘用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专业人员,加快改善社康中心人员结构,提高社康的医疗水平。“离退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身有技能专长,可以说是来之能战,是社康中心不可多得的人才。”张英姬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卫生部门也有相关鼓励返聘专家的政策,但主要由各区政府落实。
在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下属的福民社康中心,退休外科主任医师陶鹰就很受欢迎,因为他资历老看病细心,不少居民都专门找他看病。“陶鹰医生是我们这里的‘宝’,他来我们社康一年多,门诊量一直很高。”该社康中心负责人表示。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在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本部返聘的专家有三四名,但肯下社康的只有陶鹰医生一人。这是为什么呢?据了解,除了陶鹰医生希望服务社区,还与该院精简专业,取消了外科门诊也有一定关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返聘医生告诉记者,返聘的工资大概在3500到4000元左右,挣多挣少还得看门诊量。“在医院本部工作的门诊量肯定大大高于社康,如果是从收入方面考虑,我们肯定不会以社康中心为首选。”这名返聘医生说,大部分离退休专家都是副高以上职称,很多都是主任医师级别的,这种级别的专家很受民营医院的青睐,民营医院开出的价格往往较社康中心高出一大截,自然更加吸引离退休专家。
该医生还表示,一般到社康中心看病的都是常见病、多发病,选择的是全科医生,像他们这种经验丰富的专家有的时候在社康也觉得“无用武之地”。这也是他们不太愿意选择到社康中心工作的原因。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退休专家在社康工作到了一定年限,也面临着“一刀切”的问题。叶先生与家人一直选择某社康中心的陈医生看病,“这位医生在社康中心工作了差不多八九年,今年春节突然离开了,后来通过各种途径得知,是因为这位陈医生即将工作满10年,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需要签订长期合同,所以才被逼‘再次退休’。”
一方面是离退休专家到社康中心工作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也因为部分医院怕与返聘医生签订长期合同,这两方面原因直接导致社康中心返聘离退休专家人数非常有限。
3、继续教育能否提高医护素质?
全科医师培训可为社康人才探新路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重回岗位”的沙湾人民医院社康办黄医生。说他重回岗位,是因为他4年前成为了深圳首批全科医师培训学员,今年11月刚刚结束培训期,回到原单位。记者从深圳市继续教育中心了解到,我市同时也是我省首批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共15人都已于11月回到原单位继续在社康中心工作。
市继续教育中心全科医师培训项目负责人表示,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2007年我市制订《深圳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从当年开始,计划每年招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50名到250名。“第一年由于宣传力度不足,我们将招收目标面向了我市内部,通过各单位推荐再统一考试,最后招收了15名学员,通过委托培养方式进行培训。”
该负责人介绍,经过1年的酝酿和推广,2008年这种情况大为改善,61名学员中只有5名属于本市委托培养,其余的均来自全国重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专业的3年内本科毕业生。2009年,所招收的49名学员中更有3名研究生学历;今年招收的64名学员中研究生增加到12名。“这一方面说明了医学院学生的就业观念在转变,过去都希望留在大医院做专科,更容易成名成家,现在因为就业压力增加,一些人开始更多考虑到基层服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深圳近年来积极提高社康中心全科医师的待遇,提高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尽管全科医师培训吸引了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但在总量上与深圳的需求差距仍不小。张英姬表示,原来目标每年招收200名学员,但4年来每年连100名都招收不到。“我们出台的政策是非常好的,但是后续措施如何跟进,还需要不断完善。”张英姬透露,目前全科医师培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签约学员考试不合格怎么办?培训完成后不愿意留在社康中心工作怎么办?
黄医生也告诉记者,自己当初在接受培训前,也只是与原单位定下了“口头协议”,3年期满后回原单位服务,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制约。“所以,我很感谢院领导和区卫生局领导对我的信任,我是15名学员中唯一一名来自龙岗区的医生。”
记者了解到,据新医改政策,到2015年,全市625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经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但目前来看,2015年前毕业的学员只有不足200人,缺口仍然很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区也在积极想办法,福田区近年也致力于让现有社康医生接受全科培训,使社区医务人员90%以上接受岗前培训,60%接受岗位培训。建立了全科医学理论培训基地1个,规范化培训临床实习基地1个,规范化培训社区实习基地5个。
市卫人委妇社处处长张英姬透露,2009年,全市社康中心用10.2%的人力资源解决了全市35%的门诊量,今年这一数字还将有所上升,证明了社康中心在合理分流病人,方便居民看病就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康中心的人才问题一直是提升社康内涵的关键因素,近年,我市通过增加人员编制、提高待遇、安排医院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到社康出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项措施不断吸引人才到基层服务。“但社康人员配备和待遇等问题,不光是卫生部门说了算,还需要人事、社保和财政等部门联合解决,所以我们希望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能够出台更多有效措施,让社康中心留住更多人才,更好地担任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