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病吃药也许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医院越来越人满为患,我们需要面对种类繁多的药品和看病时医生有限的时间等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不少病人取药回家后本着对健康负责的态度会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坦白的说,这是个好习惯,不过真的做起来却发现原来并不容易,对很多人来说,药品说明书有如“天书”般难懂。作为病人,应该怎么看待说明书?处方药的说明书一定要看懂么?我们看说明书主要看什么呢?不良反应到底有多可怕?是不是不良反应越多的药品越不安全呢?……凡此种种,也许你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过,那么我给您一个大的原则——“理性思维看待,专业指导使用”,接下来我就来和您谈谈如何正确对待药品说明书和不良反应。
l 药品说明书是什么?
也许您看了这个小标题会乐儿起来,您也许会说“药品说明书是什么?不就是药盒里的一张纸嘛”。这您就不懂了,准确的说,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说明书审批后是不得自行修改的。咱们国家的药品说明书主要包括药品的品名、规格、主要成分、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资料、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贮藏等等信息。所以您别小看了它,他既是医生开具处方进行药物治疗的依据,也是您服用药物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
l 药品说明书需要都看懂么?
在有些媒体上或者在医院里经常能看到或听到一些患者抱怨药品说明书密密麻麻、林林总总,猛的一看就烦,仔细一看就晕,要看懂说明书绝对是对智力和耐力的一大考验。于是就人问了,这些专业的术语和文件,我需要都看懂么?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是因情况而异的。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前者是需要依据医生的处方购买使用的,后者是一些经过实践证明是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药物,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判断,自行购买使用。那么就有区别了,对于处方药品的说明书,实际上是主要是写给专业医生的药品信息,且临床药物治疗绝对不是机械的完全按照药品说明书的“选词填空”,其中既包含了医生的用药经验,也包含的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普通患者一般不需要完全理解,主要遵从医生的医嘱用药即可。对于处方药,非处方药主要针对一些常见的小病小疾,可以直接面向大众销售,这里面其实又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是可以在药店或者超市出售的,安全性更高,相对其说明书也简单通俗;乙类是只能在药店销售的,其安全性相对比甲类要低现,其说明书一般也比较通俗,但患者如有疑问,可以咨询药店的执业药师。由上可知,处方药的说明书您不必都看懂;但对于非处方药的说明书,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建议您一定要“不耻下问,不怕麻烦”。
l 说明书主要看什么
上面说了有些说明书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看懂,那也许您又问了:“那么我看什么呢?”。对于一般的患者阅读说明书,建议您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药名——种类繁多,仔细核对
现在的药名太多了,一般的患者都容易搞错,这里建议您核对处方上的药品通用名和说明书上的“通用名称”一栏是否一致,以免用错或重复用药,如果您或您的医生对药品的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度,建议您再看一下“商品名称”是否与你们的要求一致。尤其是自行购买处方药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点。
②适应证或功能主治——是不是一定要得了适应证中的疾病才能用药?
对于自行购买非处方药的患者一定要仔细关注此项,对于处方药品,一般医生都会对症下药的,但不排除医生会使用某些药品适应证之外的用法,这在治疗上无可厚非,但一般医生还是会告知您,因为这个可能牵涉医保无法报销的问题。
③禁忌证、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把好自己的安全关
对于处方药因有医生把关,所以不必太担心,一般要牢记医生的叮嘱(比如什么时间复查,注意什么饮食,服药期间不得有什么行为,出现了什么情况需要停药等等,这些很多内容其实在“注意事项”一栏中有提到),但因为现实中临床交流的时间和情况所限,医生未必来得及完全了解您的情况(比如是不是怀孕了?肝肾功能的情况,是否需要定期复查?有什么药物或食物过敏史?是否有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等等),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务必阅读一下,尤其是禁忌证一项,安全第一嘛。但切忌被说明书上的“禁用”、“慎用”等文字吓坏了而不信任医生,从而耽误了治疗。
④用法用量——遵从医嘱,及时治疗
处方药主要是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不一定完全与说明书一致,这点您不用惊慌,您所要做的就是俺医嘱服药,不要随意更改(比如把控释片掰开了服用,把肠溶片碾碎了服用,都是不正确的,还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除非病情有变需要再行就医。对于非处方药的话,除非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否则建议您按照说明书服药。如果对于一些特殊剂型(比如眼药水、阴道栓等)不知道如何使用,或者不知何时服用(饭前还是饭后,前者是指饭前半小时,后者一般是指饭后15-30分钟),或者是给特殊人群用药(比如大于65岁的老年人剂量一般是成人1/2-2/3;而儿童用药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或者根据已有的研究给药,或者需要根据体表面积和年龄来估算),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如果服用过量或者病情加重等情况发生,还是及时就医,讳疾忌医是会误了大事的。
⑤储存——记得把药放在正确且安全的地方
药品一般都标有相应的储存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在家里放置或储存的药品一定要注意是不是按照相应的方式储存了,比如标明“阴凉避光保存”就不要存放在阳光经常直射的地方,标明“2-8℃保存”就不要放在常温下或者冰箱的冷冻室,再提醒您一句就是:家里有小孩的患者记得要把药品保存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服。
⑥有效期——勿服过期药品
现在一般药盒上都标有药品的生产日期(有的直接标注了过期日期),然后药品说明书上标有有效期,所以您需要大概计算一下,保证在药品有效期内服用,以保证安全有效。另外,过期的药品建议送到药店或医院专门回收的地方去。
l 不良反应写得多的药就不安全么?
“是药三分毒”,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上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生活中很多患者被说明书中一长串的药品不良反应清单吓坏了,觉得“自己哪里是在治病啊,分明是在自杀嘛”,于是乎就专门对比找那种药的说明书不良反应写得少才敢用。其实药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等多种因素有关,它本身是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用药经验的一部分,现在大部分不良反应详细的药品其实都有长久的临床实践支撑,或者有相应的文献或者病例报道支持。而说明书作为法定文件,提供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尽到告知义务是其基本功能。所以,既然没有药物是绝对安全的,没有写不良反应信息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发生,那么对于临床医生和药师来说,一般就更加信任哪些有详尽不良反应信息厂家的药品说明书,因为详尽的信息反而给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加了一道锁。所以那种把脑袋扎到沙子里埋起来的鸵鸟做法是不可取的。另外,大部分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不影响治疗和您的安全的,只需要加强观察即可,同时不良反应也并非每个人都会发生,而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简直比你中彩票还要难。
l 说明书中对怀孕和哺乳期妇女的说明不清楚怎么办?
无论是在医疗实践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给准妈妈和新妈妈们用药都是相当谨慎的。说明书中一般会有一个简单的说明,比如“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等等,一般来说,药品上市前的试验是没有关于孕产妇的数据的,大部分说明书中提到的信息或者是来自于之后的临床报道,或者是来自于动物实验的推测,但本着对妈妈和孩子都负责的态度,建议您如果遇到这种问题,一定要去咨询专业医生,再进行治疗,切忌自作主张。
l 结束语
药品是医患一起战胜疾病的“武器”,我们只有对“武器”了如指掌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它的作用。作为一名聪明的患者,不仅要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更要知道如何利用说明书的信息去理智的对付自己的疾病。希望阅读完本文,您能对药品说明书建立一个初步的理性对待思维,在专业的指导下保卫自己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