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majufeng
发表于: 2011-1-22 08:53:4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使用抗生素三天就停药
 
    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迅速复发
 
    6岁的晨晨感冒后出现耳朵疼、闷、胀等症状,耳朵里还经常有“轰鸣”声。母亲刘女士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分泌性中耳炎,除了耳朵局部要使用消肿止痛药,还要口服抗生素。
 
    都说抗生素不能滥用,刘女士看到晨晨服药三天后,耳朵疼、闷、胀等不适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就让他停止服药。然而几天后,晨晨耳朵疼、闷、胀等症状卷土重来,到医院一检查,他的中耳里已经出现了积液,必须进行全麻穿刺治疗,就是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在耳朵鼓膜上穿个孔,将积液引流出来。显然,全麻穿刺治疗要比吃药让孩子遭罪多了。
 
    “很多家长担心抗生素有副作用,一看孩子病情稍有改善就立即停药,或只让孩子吃三天抗生素,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仅容易导致孩子病情反复,而且更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性。”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莹说,像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小儿感冒常见的并发症,多是细菌感染所致,此时应该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致病细菌、防止病情发展的同时,并不会造成细菌耐药性。然而,有些家长在孩子用药三天症状缓解后,就私自停药,结果前三天抗生素刚刚把致病细菌“打昏”过去,本来再打三四天就能把它们彻底打死,可偏偏打了三天就停药了,导致几天以后,这些致病细菌又活了过来,往往引起病情反复。更可怕的是,这些活过来的致病细菌经过了前几天抗生素的“追杀”,比以前更强大了,很可能产生耐药性。
 
    李莹提醒家长,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一定要遵循医嘱或按疗程使用抗生素,切不可见孩子病情稍有好转或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一般情况下,轻中度感染患儿需要使用5~7天抗生素,重度感染患者需要使用10天抗生素。
 
    抗生素减量吃
 
    感冒越治越严重
 
    8岁的萌萌患了细菌性感冒,已经吃了一个多星期的抗生素,不但病情不见好转,还患上了鼻窦炎。萌萌的妈妈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她纳闷地问:“怎么越治越严重呢?”
 
    李莹询问得知,萌萌的妈妈听说抗生素副作用大,就没有按儿科医生说的药量给孩子服用,而是每次吃药时减一半的量,或一天该吃三次药改为一天吃两次药。
 
    “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滥用现象。”李莹说,人体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量比较大,这些细菌群体通过分裂进行繁殖,每分裂一次会有极少的细菌发生变异,从敏感菌变为耐药变异菌。在自然状态下,耐药变异菌所占的比例极小,只要使用充足剂量的抗生素,敏感菌与个别耐药变异菌都可以被杀灭,使感染得以控制。然而,有些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时,任意减少服药剂量,如1片改半片、1匙改半匙,结果造成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使得孩子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杀死致病细菌所需要的水平,这不仅导致致病细菌无法被彻底清除,还很容易诱发细菌耐药性,给以后的抗感染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频繁更换抗生素
 
    易导致细菌耐药性
 
    5岁的阳阳感冒后咳嗽不断,医生检查发现是细菌感染所致,就开了一些抗生素让孩子服用。服药两天后,阳阳的妈妈见孩子还是天天咳嗽,就自行给他换用了更高级的抗生素,虽然有效,但也没像她想象的那样药到病除,于是她又换了一种抗生素给孩子用。
 
    “阳阳妈妈的这种做法,是很多家长存在的一种抗生素滥用行为。”李莹说,孩子咳嗽了,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快速止咳。倘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在孩子吃了两三天抗生素以后,如果咳嗽照旧,一些家长就会给他更换新的抗生素,甚至换更高级的抗生素,这很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
 
    “家长应该认识到药物的起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特别是咳嗽,即使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在使用抗生素杀灭了致病细菌后,通常仍然不能马上让孩子停止咳嗽,这是因为孩子长期咳嗽会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气道反应性增高等,这也需要一定的修复时间。”李莹说。(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3 19:54: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aobeibaob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4 10:06: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