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2-5 15:32:3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埃博拉疫情还未完全控制,寨卡病毒(Zika Virus)又在美洲地区暴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1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寨卡病毒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件。那么到底什么是寨卡病毒感染,又该如何进行诊断和预防呢?

作者:协和伟哥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埃博拉疫情还未完全控制,寨卡病毒(Zika Virus)又在美洲地区暴发流行。由于埃博拉病毒的高致死性,且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恐慌。而寨卡病毒在较短时间内肆虐多个美洲国家,并可能引起严重的出生缺陷(新生儿大脑畸形和脑组织钙化)。世界卫生组织1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寨卡病毒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件。那么到底什么是寨卡病毒感染,又该如何进行诊断和预防呢?

流行病学特点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白蚊伊蚊能传播登革热病毒,也可能传播寨卡病毒。有研究显示,寨卡病毒可以通过宫内传播导致先天性感染,或者在分娩期由携带病毒的母亲传染给新生儿。尽管在母乳中能够检测到寨卡病毒的RNA,但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可以经母乳传播。

在爆发流行期间,人类是寨卡病毒的主要宿主,大约80%的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一般轻微,以急性发热、斑状丘疹、关节痛或非化脓性结膜炎为主要特点。症状通常持续数天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例罕见,在妊娠期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和小脑畸形的新生儿标本中能够检测到病毒RNA,如母亲胎盘、新生儿脑脊液和大脑组织。

哪些新生儿需要进行病毒检测

妊娠期感染寨卡病毒,可能造成严重的胎儿畸形。对于母亲妊娠期曾有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出现小脑畸形或颅内钙化的新生儿;或者母亲的寨卡病毒检测结果阳性或可疑阳性的新生儿,推荐进行寨卡病毒检测。小脑畸形的诊断主要依靠枕额径长度,与新生儿体长不成比例,同时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对于任何寨卡病毒检测阳性或可疑阳性的新生儿,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评估,上报、登记并长期随访。

寨卡病毒的检测和诊断

寨卡病毒的诊断主要通过分子和血清学检测,包括PCR检测病毒RNA,酶联免疫检测IgM抗体,以及空斑减少中和实验(PRNT)检测病毒抗体。由于当前不清楚哪一种检测更可靠,推荐怀疑先天性感染的新生儿同时进行分子和血清学检测。PCR主要检测来自脐带血或出生2日内的新生儿血清样本;另外,脑脊液、冰冻胎盘组织也可以用作检测病毒RNA。血清和脑脊液可以进行酶联免疫检测,但由于存在交叉反应,可能会导致结果假阳性。PRNT检测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能够降低假阳性的发生,固定的胎盘和脐带组织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病毒抗原成分。

只要在任何新生儿标本中检测到寨卡病毒RNA或病毒抗原,均应考虑先天性感染;来自新生儿脑脊液或血清的样本,寨卡病毒的中和性抗体滴度超过登革热病毒中和性抗体的4倍,也应考虑寨卡病毒先天性感染。

进一步的临床评估

对于所有可能的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评估。综合的体格检查,如枕额径、体长、体重和胎龄评估;神经功能、肝肾功能、红斑或皮损的检查;头颅超声对脑组织进行评估;在出院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内应进行听力和眼科学检查,存在异常的患儿应咨询专科医生。

对于存在小头畸形或颅内钙化的新生儿,还需要额外的临床评估。咨询神经科或遗传科医生,选择进一步的脑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磁共振检查或脑电图。血常规、肝功能以及肝酶学检测;以及其他的先天性感染,如梅毒、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检测;排除其他的遗传或致畸因素导致的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寨卡病毒感染,也没有特效的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感染。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治疗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异常。鉴于母乳喂养的益处,而通过母乳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很小,应鼓励母乳喂养。预防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的唯一有效方法是避免母亲感染,或者是阻断病毒的传播。灭蚊、避免蚊虫叮咬,切断传播途径是目前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可疑感染患儿的长期随访

对于可能的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患儿,应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及时上报、登记疫情,给予专业指导。6月龄时复查听力水平,听力异常者应密切随访,一岁以内应随访枕额径和生长发育特点,并进行专业的医疗咨询。

参考文献:
(1)Staples JE, et al. Interim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Testing of Infants with Possible Congenital Zika Virus Infection - United States, 2016.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6 Jan 29;65(3):6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