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一家子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可爱的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大人们想尽各种办法逗孩子玩,看孩子各种有趣的“小反应”。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过年的氛围也更热闹。但专家们提醒大家,很多逗娃方法是错误的,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别亲吻、碰触孩子。很多人看到孩子后特别热情,忍不住先在肉嘟嘟的小脸上亲一口,还会捏一捏孩子的小手、小屁屁。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春阳表示,孩子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大人们通过嘴对嘴的方式亲吻或触碰孩子身体,可能会将一些致病细菌传染给孩子。另外,孩子不一定喜欢大人们的“强行互动”,会引起不适,出现哭闹。建议家长要给孩子穿好合适的衣物,1岁内孩子即使白天也要包好纸尿裤;1岁以上孩子尽量别再穿开裆裤。除父母以外的大人都不要随便去亲吻、碰触孩子的任何部位。如果孩子想要拉手、抱抱,大人们可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再与孩子互动。 不要突然跳出来吓唬孩子。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表示,孩子被吓到,轻则出现恐惧、哭闹,重则影响食欲,导致夜间惊悸、高烧难退等问题。而且,有的惊吓未必即刻产生负面影响,而是伴随孩子成长慢慢显现,在将来某一特殊情境下,孩子会出现莫名的抗拒或退缩行为。因此,家长要保护好孩子,及时制止吓唬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受到惊吓,家长应第一时间给孩子安全感。此外,孩子不如大人心智成熟,言语上的吓唬也要规避,比如“你妈妈不要你了”等。 不能抢孩子心爱的物品。把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故意抢走或偷偷藏起来,看孩子着急、生气,一些大人们乐此不疲。杨健说,孩子在2~3岁就开始逐步形成“自我中心意识”,知道有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并产生强烈的保护欲。所以,东西被夺走后,孩子会哇哇大哭,甚至打人。这种意识是孩子必经的成长历程,会随时间慢慢褪去,一般持续到12岁左右。大人们要与孩子共情,理解和包容孩子慢慢成长,不应做孩子眼中的“强盗”,以免形成不良示范,使孩子也学会抢夺别人的东西,甚至在性格上变得霸道自私。 别问孩子爱妈妈还是爱爸爸。对孩子而言,爸爸和妈妈同等重要。可大人们却偏让孩子回答“更爱妈妈,还是更爱爸爸”,使他们陷入困惑。有的孩子会在大人引导下作答,这就会造成他们出现“看人脸色”“讨好别人”等不良心理。在家庭中,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所以遇到大人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替孩子作答,帮孩子回避难题。 别逗孩子喝酒或抽烟。“就一口,没事儿。”饭桌上,不少大人甚至哄着孩子抽烟喝酒。刘春阳表示,烟酒本身就有害身体健康,对于孩子的危害更大,家长一定要严肃拒绝亲友这样逗孩子。孩子肝功能发育不成熟,对酒精的消化能力很弱,少量酒精就可能导致急性酒精中毒、脑损伤及精神发育落后。孩子不仅不能抽烟,暴露于二手烟或污染的家具、衣服、地板等三手烟环境,都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增加孩子患哮喘、肺炎的风险。孩子年幼,缺乏辨识力,这种逗弄行为让孩子对烟酒产生好奇,增加其日后养成饮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几率。 不要颠晃孩子,更别举高高、转圈圈。对于婴幼儿而言,很多大人把孩子抱在怀里摇晃,或让孩子躺在抖动的大腿上,逗孩子开心。刘春阳指出,这种小频率震动很容易造成孩子脑损伤,建议大家摇晃孩子时,速度要慢,频率不要太快,力度要小。稍大一点的孩子,大人们会带他们玩“骑大马”“拔萝卜”等游戏,让孩子体验“刺激感”。刘春阳表示,6岁以下婴幼儿的身体骨骼、韧带等还未发育稳定,肩膀被提拉、脖子向上拔或向下遭受冲击力等,都可能会造成颈椎脱位或半脱位,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禁止做此类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