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的寇惠娟、高登峰和马瑞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研究指出与杓型高血压患者比较,非杓型和反杓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均异常升高,提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与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该文章发表在2015年07期《中华高血压杂志》上。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5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24h动态脉压(24hPP)及动态脉压指数(PPI,PPI=24hPP/24h收缩压)。根据昼夜血压变异性将研究对象分为夜间血压下降率≥10%(n=76)和夜间血压下降率<10%(n=149)两组,其中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超杓型组(n=6),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为杓型组(n=70),夜间血压下降率0~10%为非杓型组(n=88),夜间血压下降率<0为反杓型组(n=61)。以Cockcroft-Gault及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测定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血脂、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分析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 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eGFR水平较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降低[MDRD公式计算80.6±21.8)比(97.3±24.2)mL/(min·1.73 m2),P<0.01;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70.4(53.6~89.9)比91.2(76.0~113.1)mL/(min·1.73 m2),P<0.01],而尿MA水平[15.6(11.0~43.3)比11.8(10.8~22.3)mg/L,P<0.05]以及胱抑素C水平[1.0(0.8~1.3)比0.9(0.7~1.1),P<0.05]增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患者的eGFR水平高于反杓型组,而尿MA水平低于反杓型组(P<0.05);杓型组患者的eGFR水平高于非杓型组(P<0.05)。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的24hPP、PPI较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增高[56(47~63)比50(44~58)mm Hg,0.42±0.07比0.39±0.06;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素氮、胱抑素C及PPI是eGFR(MDRD)的影响因素,胱抑素C、白天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血尿酸及血尿素氮是eGFR(Cockcroft-Gault)的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