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 ,EMR)相比,可以实现对较大病变的--次性大块剥离,从而提供完整、准确的病理诊断资料,避免或减少EMR分块切除带来的病变残留和复发问题。但相比传统EMR,ESD操作技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ESD主要并发症是出血与穿孔,由于穿孔易发现,能够得到及时对症处理,而术后出血发生时间不一,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于出院后,导致术后出血较难得到及时诊治,据报道,ESD术后出血率为1.8% -8.2%所以术后出血的预防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外学者报道ESD术后出血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病变大小、病变位置、溃疡或瘢痕有无、病理类型及操作者等,但结论未统一,目前国内缺乏这方面系统资料。本研究通过统计患者相关因素、病变相关因素及操作相关因素来分析ESD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下一步预防研究提供基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lo月期间,在我院行ESD治疗的231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内镜资料以及病理资料。排除:(1)资料不全者2例;(2)因黏膜下病变行ESD者8例;3)由操作例数<50例的操作者所行的ESD 6例。研究对象中,6例有2处病变分别行ESD,1例有3处病变分别行ESD,因此本研究共有215例患者,223处病变。 分别记录:(1)患者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既往服用抗凝药等情况;(2)病变相关因素:病挛大小,病变部位,表面溃疡或瘢痕情况,大体形态,病理类型;(3)操作相关因素:整块切除情况,创面喷洒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porcine fibrin sealant,PFS),操作时间等因素。 对于病变部位,参照日本胃肿瘤分类共识纵向分为上( upper,U),中(middle,M),下(lower,L),横向分为前壁(anterior wall,AW),后壁(posterior wall,PW),小弯(lesser curvature , LC),大弯(greater cur-vature.GC)。对于大体形态,参照巴黎胃黏膜肿瘤的内镜下分型,分别记录为带蒂息肉样隆起( Ip)型,扁平隆起型( I s),表浅隆起型(Ⅱa),平坦型(Ⅱb),表浅凹陷型(Ⅱc),凹陷型(Ⅲ)。 2.ESD操作要点:使用内镜型号为Olympus GIFQ260J及其相关附件,包括注射针、针型切开刀、ITJI等。内镜下找到病变,将病变表面及周边黏膜冲洗干净后,使用靛胭脂染色,用针式切开J1在距离病变边缘0. 3 -0.5 cm处点状环绕标记;在标记的外缘给予足够黏膜下注射,使病变完全抬起;距标记点约0.5 cm处用针式切开JJ环形切开,IT JJ逐步剥离。病灶剥离完毕后应用氩离子凝固术烧灼创面上可见血管,部分患者创面局部喷洒PFS。术毕将病变黏膜回收并展开固定,标记口侧与肛侧端,测量大小,送检病理。 3.术后出血的诊断:参照Kim等所定义的标准,具备以下任意2项者判断为出血:(1)症状:呕血、黑便、头晕等不适;(2) ESD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20 g/L;(3)ESD术前后血压下降> 20 mm Hg(1 mm Hg =0.133 kPa)或心率增加> 20/min; (4)胃镜检查提示ESD术后溃疡出血。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蘑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出血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计模型,P<0. 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5例患者年龄27 - 84岁,平均61. 2岁,其中男160例,女55例;伴高血压57例,糖尿病28例,伴其他慢性病59例(主要有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既往长期服用抗凝药7例。223处病变中,整块切除的有200处( 89. 7u/o),于术后创面局部喷洒PFS的有18处(8.1%),操作用时10 -330 min,平均67 min。 3处病变大小为1. 2 - 7.0 cm,平均(3. 2±1.3) cm,中位数为3.0 cm。病变纵向位置,上、中、下分别为55处、34处、134处。病变横向位置,小弯、大弯、前壁、后壁分别为107处、45处、36处、35处。内镜下分型,Jp、IS、Ⅱa、Ⅱb、Ⅱc、Ⅱa+Ⅱc,分别为4处、23处、65处、8处、14处、109处。伴有溃疡或瘢痕者,有42处(占18. 8%)。病理类型为癌变、异型增生及其他(即ESD术后病理提示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伴肠化等),分别有74处、123处、26处。 215例患者(223处病变)中有13例患者(13处病变)发生ESD术后出血,其中7例(53.8%)于术后24 h内发生出血,5例(38.5%)于术后1周内发生出血,1例(7.7%)发生于术后第16天。1 3例患者中7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缓解,6例患者经内镜下止血后缓解。 ESD术后出血与未出血相关因素对比见表1,通过出血与未出血组的单因素分析,病变大小与病理类型在两组之间有差异(p<0. 05)。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仅有病变大小(≥5.0 cm)是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其回归系数(剔为2. 159,Wald值为8.801,p值0.003,Exp:( B)为 8. 663 ,95% U:2. 081 - 36. 075。
讨 论
本研究中ESD术后出血率为5.8% (13/223),术后出血约53. 8% ( 7/13)发生于24 h内,38. 5%(5/13)发生于1周内,7.7% (1/13)发生于术后第16天,与文献报道相近。通过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长度≥5 cm是ESD术后出血的唯一危险因素,与国外报道结果一致。虽然ESD对于较大病变仍能够实现整块切除,但术后出血率发生会增加,故尚需进一步研究优化术前评估手段,使切除病变最小化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已有报道胃上部血管较下部血管直径粗,而且数量多不同部位操作难度不同,所以术后出血应该会与部位有关,但在本研究中发现胃上、中、下三个区域的出血率无明显差异(5.5%、5. 9%、6. 0%,p>0.05),这可能由于胃血管的分布主要影响术中出血的发生率,Okano等也证明了ESD术中出血主要发生于胃上部。也有学者分析由于胃上部术中出血率较高,术中止血相对较多,而术后出血往往与术中出血部位不同,这说明术中凝固血管可有助于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Mannen等证明了这一点。在本研究中,于病变剥离术后常规预防凝固创面可见血管,从而消除了以上因素的影响,故术后出血与病变部位无明显关系。 另外,国外也有研究报道操作者,病理类型,既往服用抗凝药等因素也会影响ESD术后出血。在本研究中,选择由两位操作专家所完成的ESD,消除了操作者影响因素。Jang等报道ESD术后出血唯一独立危险因素是病理类型,癌变与异型增生组织出血率有显著差异(31. 4%和13. 5%,p<0.01)。在本研究中虽然癌变组织的出血率(12.2%)高于异型增生组织的出血率(3.4%),但两者经多因素分析无明显差异,这可能由于病变组织类型分布不均匀,癌变组织类型只占所有病变的33. 2%,这与Jeon等报道一致。此研究中既往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与Tsuji等报道不一致,这可能由于患者术前与术后均停用相应的抗凝药至少1周,因此这方面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弱。 既往有研究证实纤维蛋白胶可以起到止血、防粘连、封闭创面及促愈合的作用,所以我们从2009年尝试于ESD术后创面局部喷洒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PFS,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以预防术后出血。在本研究中,有18处病变于术后创面局部喷洒PFS,术后均未见出血,但ESD术后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应用胶的例数较少的缘故。 综上所述,病变大小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对于较大面积的病变,术中与术后应给予重视,同时应该更优化术前评估手段以使病变最小化以降低术后出血率。由于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存在相应的偏差,所以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他相关因素的意义。来源:华语消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