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姚咏明教授联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向明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梁华平教授完成的“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机制及临床诊断防治新策略”,历时13年潜心攻关,首次阐明了免疫功能障碍在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及早期干预措施,对提高烧、创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临床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该研究近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过程可能涉及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对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作用和意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严重烧、创伤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确切机制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尚未深入研究,临床上缺乏切实有效的免疫功能监测与调理措施。因此,进一步揭示烧、创伤所致脓毒症的免疫障碍机制和明确机体的免疫状态,探寻防治感染并发症的新措施与新策略,对提高严重烧、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姚咏明以此为突破口,在国家973、863计划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多种动物模型,并结合11036例烧、创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与多中心临床试验,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层次,系统、深入探讨了免疫功能障碍在烧、创伤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率先系统证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参与了严重烧、创伤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病过程,从全新的角度认识HMGB1在脓毒症中的重要地位与免疫调节机制;首次报道了IL-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发现CD14-159C/T多态性可影响烧伤后患者免疫麻痹状态,其中TT纯合子是特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异常的高危遗传标志;通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阐明了中国严重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了重要免疫功能监测指标改变与脓毒症发生的关系,发现动态监测单核细胞HLA-DR定量表达有助于精确地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预后判断,率先提出了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程度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率先采用新的炎症、免疫调理策略对脓毒症进行干预,即同时应用广谱炎症抑制剂—乌司他丁和免疫增强剂—α1胸腺肽,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患者28天及3个月生存率显著提高。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