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众对病毒品性肝炎还存在很多误解,谈“肝”色变、病人歧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许多人仍然认为乙肝可能通过饮水、饮食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拒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工作和生活。疾控专家指出,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通过母婴、性和血液传播。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我国1岁~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为7.18%,乙肝感染流行率为34.2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9300万人,近5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 山东省疾控专家指出,目前有很多人仍然认为乙肝可以通过共用餐具、水杯,或通过生活接触传播,这是非常错误的。科学研究证实,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饮共食、共同工作是不会被传染的。 疾控专家说,消除社会上存在的乙肝歧视非一日之功。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益,取消了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查测项目,教育机构不得以学生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拒收或要求退学;除卫生部核准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职业外,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拒绝聘用或辞退、解聘。除此之外,提高公众科学防治能力也是任重道远。来源:新华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