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蛇毒中发现了新型蛇毒抗菌肽,可用于研发新型抗生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小等优点,效果优于美国正在研制的同类药物。 该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文辉说,目前全球抗生素市场总额大约在300亿美元左右,但半个世纪以来没有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抗生素。随着传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在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耐药菌株,如近年来在多个国家出现的NDM-1“超级细菌”,严重威胁了公众的健康。 据介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来自不同动物的500多条抗菌肽中优选出蛇毒抗菌肽,并成功进行了人工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蛇毒抗菌肽对500多株临床耐药菌株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极低的哺乳动物细胞毒性以及溶血活性,副作用较小,效果优于美国正在研制的同类药物“Pexiganan”。 李文辉说,动物抗菌肽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可直接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因而不易产生耐药性,是国际新型抗感染药物研究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已经有20多种同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我国科研人员此次发现的蛇毒抗菌肽对多种类型病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于2011年中旬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为研制新型抗感染药物提供了重要基础。来源:新华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