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人群在“苦味”基因上具有明显优势

2011-7-12 09: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9|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李辉博士研究组,通过对现代中国人群的基因分析发现,在人体舌头细胞中的一种称为TAS2R16的苦味基因在所有味觉基因中对毒性的识别力最强,而中国人群这一基因更是显现出...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李辉博士研究组,通过对现代中国人群的基因分析发现,在人体舌头细胞中的一种称为TAS2R16的苦味基因在所有味觉基因中对毒性的识别力最强,而中国人群这一基因更是显现出超强的能力,表明中国有更多的人对“苦味”最敏感,敏感程度远高于其他人群,此对人类健康生存,以及抛弃有毒物种,保留有用农作物,促进农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在美国著名学术期刊《人类生物学》上。

  人类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有人喜欢吃酸,有人嗜糖如命等,这都是源于人体内味觉基因不同所决定的。味觉差异在世界人群中十分普遍,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吃西兰花或者孢子甘蓝的时候,不会对这种食物特有的苦涩味道有觉察,而另一部分人群则对苦味十分敏感。

  据报道,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达数十种。苦味基因的发达意味着苦味基因曾经是最有用或者是现在最有用的基因之一。其中一种苦味基因TAS2R16编码的苦味受体专门针对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这个基因功能不强的人就很难尝出这些毒素。从人类基因进化的角度来说,功能重要且形式多变的基因很可能是受到过自然选择的。但是,这个基因的自然选择信号过去只在非洲人的基因发展中发现过,非洲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曾经在数万年前受到过自然选择。

  李辉博士介绍,基因受到自然选择以后,会在基因组的结构中留下痕迹。由于被选择的基因的弱势类型遭淘汰,强势类型被保留,造成群体中这个基因的类型大量减少。在被自然选择的基因强势类型附近的邻居基因,也都会连带着只有少数类型被保留下来,这就叫做“搭车效应”,搭车的范围越大,意味着自然选择的历史越短。而越早发生过的自然选择,从“车”上掉下来的基因片段就越多。

  因此研究人员根据苦味基因的搭车区段的长度大致推算出约在5000至6000年前,在我国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自然筛选,在食物尝试过程中,很多人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苦味而被淘汰,研究还发现中国人群与世界其他人群相比,中国人群在“苦味”基因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很快识别有毒的植物,此对人类生存,抛弃有毒物种,保留有用农作物,促进农业发展有利。 来源:医学论坛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