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系统重塑疾控体系、全面提升疾控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14项举措。 《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省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更加健全。到2030年,完善多部门、跨地区、军地联防联控机制,建成体制健全、机制顺畅、权责清晰、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协同联动、保障有力的现代化疾控体系。 此外,《意见》在完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方面,强调: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坚持分层分类评价,淡化论文数量要求,重点考核疾控工作实绩,县级疾控机构对论文、科研不作硬性规定,对长期扎根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在基层疾控机构开展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一)系统重塑疾控体系 在系统完善疾控体系方面,《意见》包括强化疾控机构核心职能、强化医疗机构疾控职能、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夯实疾控工作基础等4方面。 ➤强化疾控机构核心职能 建设高水平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加强地方病防治业务领导,强化省域地方病病情监测、分析研判、综合防治等职能,提升科研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市、县疾控机构设施设备和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强化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探索建设省域公共卫生中心。支持各级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做强做大产学研用对接平台。优化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规范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技术服务。强化上级疾控机构对下级疾控机构的业务领导和工作协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强化医疗机构疾控职能 将医疗机构履行疾控工作职责情况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体系和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2024年底前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或预防保健科室规范化要求,2026年底前实现公共卫生科室全覆盖,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参照执行。 ➤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 建立公共卫生医师到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临床知识、临床医师参与公共卫生的工作机制。落实“一兼两管三统一”,推进县级医疗集团与县级疾控机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 ➤夯实疾控工作基础 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疾控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乡镇(街道)要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依托居(村)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强化基层卫生治理,落实疾控工作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职责。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恰当参与疾控工作,培育志愿者队伍。 (二)全面提升疾控能力 在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方面,《意见》包括提升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干预能力、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宣传教育能力等6各方面。 ➤提升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 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机制,推动建立多渠道信息综合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和疫情风险评估制度。提升疾控机构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哨点作用。提高海关专业机构传染病疫情输入风险预警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海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联动协同机制。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024年底前,省级建成一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各市、县(市、区)组建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加强防控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运输、轮换、处置的协同联动,健全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防控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完善并动态调整防控应急物资目录,合理确定储备规模。推进太原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 加强市级及以上传染病专科医院或传染病定点医院能力建设,每个市应有一所医院建有独立的儿童传染病病区。推进县(市、区)设置传染病定点医院,逐步实现传染病定点医院全覆盖。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相关科室建设,提升传染病监测、筛查、转诊、随访等能力。加快山西省中医院国家中医疫病救治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提升公共卫生干预能力 强化疫苗预防接种。巩固消除 ➤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推动构建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省、市、县三级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加强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资源配置、科室设置、规范化建设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及资格管理。 ➤提升宣传教育能力 建立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引导快速反应机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建立省市县权威科普专家库、资源库,搭建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疾控科普知识传播平台。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公共卫生相关学科建设,推进山西医科大学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支持各级疾控机构与公共卫生领域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推动人员交叉任职,合作开展研究生培养。 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进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建立常态化的疾控队伍能力提升机制,强化疾控机构骨干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落实国家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管理办法。 ➤优化人员配备 按规定核定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室相应核定一定比例事业编制并予以保障,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5%,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 ➤完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 制定完善人才使用与评价有关政策。在省疾控中心实行公共卫生分领域首席专家制度,有条件的市级疾控中心参照执行。优化岗位结构,结合实际提高各级疾控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扩大疾控机构用人自主权,鼓励各级疾控机构柔性引进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健全符合疾控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建立符合卫生健康行政执法特点的职业晋升和交流制度。 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坚持分层分类评价,淡化论文数量要求,重点考核疾控工作实绩,县级疾控机构对论文、科研不作硬性规定,对长期扎根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在基层疾控机构开展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本地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国家部署,开展卫生工程、检验检测技术系列职称评审,建立完善相应岗位晋升通道。 ➤健全人员激励机制 完善符合疾控体系人才队伍特点的薪酬保障和激励制度,按照“两个允许”要求,科学合理确定疾控机构绩效工资水平。疾控机构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突出疾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实际成效,薪酬分配与考核结果挂钩,向关键岗位、技术岗位、风险岗位等倾斜。 各级疾控中心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的间接费用,按科研经费有关规定管理使用,承担的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依据与项目委托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参照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相关管理规定执行。科研人员按规定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总量的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省、市疾控中心在课题管理、人事分配、出国管理、科研人员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可参照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管理。 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收入不低于所在医疗机构人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国家相关津补贴制度。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疾控工作专业人员和全科医生,按规定给予相应的津贴和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人才典型进行表彰奖励。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要求,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按照财政事权划分,分级承担支出责任,切实保障各级疾控机构运转和发展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发展建设支出,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按预算管理规定纳入政府预算安排。在科研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省、市疾控机构相关政策支持。落实对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政策。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