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 “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就是熊孩子” 身为家长 对这些动辄上房揭瓦的宝贝们 那是又爱又“恨” 尤其当他们拿到家长的手机 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打游戏、刷视频、交朋友...不亦乐乎 而当他们再拿到手机支付密码 那就仿佛为诈骗分子打开了“生财之路” 4月30日,14岁的熊孩子小琪在家中使用母亲的手机玩一款叫“逃跑吧!少年!” 的手机游戏, 游戏中被另一个玩家引导加入“逃跑吧少年礼包福利群8”的QQ群。此时,一个由诈骗分子伪装的群管理员账号添加了小琪的QQ,让其扫描二维码领取游戏福利,小琪兴致冲冲进行扫码,当操作进行到一半时,网页反复提示领取异常,而诈骗分子却恐吓小琪,称不完成操作会抓其父母坐牢并罚款10万元。小琪因为害怕便在诈骗分子的引导下添加了“解除员”QQ,“解除员”通过视频电话称之前扫码领取游戏福利出现异常,必须要先支付几笔钱才能解除异常,解除之后会把钱归还,单纯的小琪信以为真,于是使用父母两人的支付宝扫码支付了六笔钱共计11970.26元,后被母亲发现并制止,迅速赶到派出所报案。 4月30日,12岁的熊孩子小陈在舅妈家中使用自己手机登录QQ,其中有一个QQ群在做抽奖活动,中奖后会返现十倍微信钱包余额,随后群内诈骗分子添加了小陈为好友,称小陈已参与抽奖活动,但因未成年,必须使用家长的手机解除限制,否则微信账户将会被扣钱。于是,小陈用舅妈的手机通过视频共享按照对方引导操作,下载了某购物APP,并在该APP上下了两笔订单进行购物,共计42122.52元。之后发现所购买的商品被他人领走,也并无返现,终于意识到被骗,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派出所报案 4月29日,15岁的熊孩子小谢在家中使用手机玩网络游戏,因未成年,被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了游戏时间,为了解除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小谢在网上搜索“防沉迷”关键字并加入一个QQ群,群中诈骗分子添加了小谢的好友,称能帮助其解除防沉迷系统限制,但需要通过大人手机号码辅助验证,随后小谢使用母亲手机进行操作,诈骗分子通过视频通话让小谢使用其母亲手机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进行解除防沉迷操作,其实却是收款码,小谢在没细看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笔1699元的转账,随后要求诈骗人员退款,对方称需要再次扫码刷满相应额度才能退款,小谢只能按照要求继续操作,进行了多笔转账,直至被母亲发现时,转账金额已达10289元,之后到派出所报案 4月30日,11岁的熊孩子小菲在玩网易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时,一个自称是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以送装备、游戏充值为名,将收款二维码发送给小菲。小菲误认为对方给自己钱,便偷偷通过支付宝的口令红包试出父亲的支付宝密码,并转账1501元给对方,次日,对方又以类似的理由让小菲两次转账4000元,之后将微信拉黑 |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