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法规宣传 查看内容

赞!非遗作品助力“扫黄打非”

2022-4-13 09:42| 发布者: 顺义网警| 查看: 26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挂钱,是中国北方地区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传统剪纸艺术。叫法有“挂签”、“挂千”、“吊钱”、“过门笺”、“门吊子”,是中国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由于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又因图案多为古钱 ...
挂钱,是中国北方地区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传统剪纸艺术。叫法有“挂签”、“挂千”、“吊钱”、“过门笺”、“门吊子”,是中国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由于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又因图案多为古钱状,故古人才将其称“挂钱”。黑龙江省的民间艺术“兰西挂钱”在龙江大地家喻户晓,2007年“兰西挂钱”被列入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绥化市兰西县也因“挂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挂钱之乡”。

兰西县“扫黄打非”办公室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在兰西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近日,兰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宋成玲创造出了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兰西挂钱”非遗作品,并将此一作品命名为《新风龙江》。宋成玲将“兰西挂钱”这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融入到“扫黄打非”之中,为“扫黄打非”知识的宣传普及贡献力量。“兰西挂钱”传承人宋成玲表示,作为一名手艺人,要自觉抵制生活中的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同时,积极向身边人进行宣传“扫黄打非”知识。宋成玲说:“这幅作品最先设计的是党徽,其意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党徽四周围绕着和平鸽,寓意着太平盛世、飞鸟迎新。作品中的建筑是黑龙江近年的新貌,展示着黑龙江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最下面部分是璎珞,也叫穗儿,代表平安祥和。”《新风龙江》作品的整体寓意,是通过做好“扫黄打非”工作,黑龙江的经济社会、人文风气、精神面貌蒸蒸日上、更上层楼。
《新风龙江》在兰西县挂钱博物馆进行展示,作品引起社会各界不同年龄参观者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询问作品的涵义,创作者详细讲解了创作构思。

通过对非遗作品《新风龙江》的宣传,提高了不少群众对“扫黄打非”知识的了解,增强了人民群众抵制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意识,有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