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工作笔记本、装好反诈宣传单、消防检查单、整理好出勤装备……海淀公安分局中关村西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兼苏州街路社区党委副书记毛晓波,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小毛,回来啦!”他被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亲切地称呼小毛,走进社区,就如同回到家一样温暖、亲切。 “小事连全局,琐事连民心。”这是毛晓波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自2016年接手社区以来,他将社区当做自己的家,将社区群众的大事小情都装在自己心中,跑东家走西家,调解纠纷、排摸隐患,开展反诈宣传,把警务当家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社区居民遇到大事小事琐碎事都爱拨打“小毛热线”,说这个管用。说是热线,其实是毛晓波的手机号码。社区居民爱拨“小毛热线”,不仅因为他爱管事,更因为他几乎有求必应——和老伴吵架了、自行车没地充电了、身份证丢了、楼上健身太吵了……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打电话找到他,一定不会失望而归。一个月,毛晓波平均能接到100个电话。热线电话不仅救急,也“消火”。有的居民遇到事情绪激动,说话比较冲,毛晓波就会拿出老北京特有的幽默,先把对方脾气捋顺,之后大都是“疾风暴雨”转为“雨过天晴”。“我们楼道里老是有杂物,出行不方便还有安全隐患”“隔壁开了一家健身房,放器材的声音太吵了”……虽然都是一些“楼道杂物”“邻居扰民”的小事,毛晓波总是不遗余力耐心联系,帮助协调解决。他把群众的每个来电都认认真真地处理好,久而久之,他的电话号码都成了居民交口称赞的“社区12345”。除夕夜,毛晓波接到80多岁的张大妈打来的求助电话,称自己家门钥匙不见了。毛晓波连忙安慰,马上赶到张大妈家,询问得知原来张大妈老两口晚上在家贴春联,把钥匙插在门外面,等贴完回家后发现没拔钥匙,再开门找钥匙时却发现钥匙不见了,赶紧打“小毛热线”求助。毛晓波经过一个小时地细心工作,没有发现钥匙的踪迹,便想着是不是大妈着急钥匙放错地方了。在毛晓波耐心地询问下,张大妈开始慢慢回忆着自己去了哪里,穿的什么衣服。果不其然,最终在衣服口袋里找到“丢失”的钥匙。张大妈特别不好意思麻烦毛晓波除夕夜里跑过来一趟。临走时,把家里水果都拿出来往他手里塞,毛晓波摆摆手,提醒大妈以后出门前,一定要确认带好家门钥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晓波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方法,邻里纠纷、夫妻吵架等社区居民大大小小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毛晓波都要上门处理,和居民一起出主意、解难题,管好这个大家。“社区里几乎每个居民群、行业群我都有加入,经常在里面发布一些防骗反诈、治安提醒等信息。不少居民更是直接添加我为好友,把遇到困难和问题、好的想法和建议直接对我说。”毛晓波对待社区工作的细心细致,取得了“琐事楼院里询问、小事社区内解决”的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毛晓波主动联系辖区内的银行,定时将最新诈骗手法、潜在隐患与银行工作人员沟通,协助银行把好汇款最后一道关。他还会同银行方面积极组织社区活动,从银行、民警的多重角度出发,一起针对社区老年人群体进行防范宣传,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每每在社区,都会有人主动向毛晓波打招呼,聊一聊家常。“他是真正为群众着想的好民警。”这是社区居民对毛晓波最多的评价。当问起毛晓波是如何成为一名让群众信赖的社区民警时,他说:“牢记自己从警的初心,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办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百姓的承诺,用一颗真心坚守入警初心,把社区当成家,把群众当成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