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诺和诺德糖尿病药物利拉鲁肽注射液成功续约,再次以谈判准入方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仅隔不到十天,12月7日,诺和诺德又一款创新糖尿病药物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佳®)正式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这也是全球首个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双胰岛素,截至目前,诺和佳®已在全球29个国家与地区上市。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中国已是一个糖尿病大国,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9%,患病人数超过1.21亿,高居全球首位。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一方面,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15.8% ,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高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随着2型糖尿病进展,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但中国糖尿病起始胰岛素治疗普遍较晚,胰岛素使用比例较低,不利于保护β细胞功能以改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表示:“胰岛素仍是目前糖尿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过,除了存在胰岛素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率相对不高的情况,目前胰岛素治疗方案中还存在很多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比如,现有胰岛素方案无法很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不能在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的同时,降低低血糖风险。还有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夜间低血糖等血糖控制不佳的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也指出: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时,血糖控制水平越接近控制目标,发生低血糖风险的可能性就越高,这也使得患者对治疗过程中低血糖风险的恐惧心理会成为糖尿病高质量管理的障碍,导致患者随意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或者预防性进食,不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 据了解,临床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轻则会引起头晕,重则会导致意识错乱、神志不清等,有时甚至导致死亡。IDF与诺和诺德合作的一项对低血糖风险的患者调研显示,低血糖是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挑战 。46.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平均一个月内经历一次或多次低血糖4。21%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担心低血糖风险 ,更有高达36.7%的T2DM患者因担心低血糖风险而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 。 另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习惯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需求。由于中国患者三餐均以升糖指数较高的精制米面制品作为主食,对餐后血糖影响较大 ;此外,由于遗传因素等差异,即使是摄入等量的同种谷物,中国人受到的血糖影响也大于欧洲人 。 因此,母义明教授和纪立农教授均表示,考虑到饮食习惯和血糖变化特点,中国糖尿病患者急需一款能同时覆盖空腹和餐后血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诺和佳®的上市则将为中国糖尿病患者实现全面血糖控制达标带来全新的个体化解决方案。 精准的“70%的德谷胰岛素+30%的门冬胰岛素” 作为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诺和佳®由70%的德谷胰岛素和30%的门冬胰岛素组成,有效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 谈及为何是70%+30%的比例,诺和诺德大中国区医药质量部企业副总裁张克洲向医谷记者介绍:“诺和佳®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组成比例是诺和诺德在近百年的胰岛素研发经验中所取得的,70%德谷胰岛素可以满足24小时的基础胰岛素控制需求,30%的餐时胰岛素可以非常有效控制主餐餐后血糖,两种组分在结构上互不*,独立发挥德谷胰岛素长效平稳无峰降糖优势,以及门冬胰岛素快速降糖作用,兼顾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控制,实现优势互补,所以70%的德谷胰岛素+30%的门冬胰岛素是最佳配比。” 诺和诺德研发首席科学顾问、胰岛素研发组首席科学家柯宙思教授在接受医谷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在二期实验的时候,诺和诺德曾做过55%和45%的比例,但并没有模拟非常好的生理胰岛素的曲线分泌,所以最后配比还是以70%和30%的比例。 “诺和佳®突破了现有治疗方案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其在皮下注射时,德谷胰岛素形成多六聚体长链,持续覆盖24小时,平稳控制空腹血糖;门冬胰岛素迅速解离成单体,迅速降低餐后血糖,两种生物活性物质以固定比例组合成澄清溶液,在体内保持各自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很好的地避免了‘肩效应’,更有效地帮助患者降低低血糖风险、减少注射次数和心理负担。” 柯宙思教授补充道。 在日本3期注册试验Onishi研究结果显示,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每日1次主餐前注射,在治疗26周期间,HbA1c和餐后血糖控制更优,确证性低血糖发生风险降低27%,夜间确证性低血糖发生风险降低25%,有效控糖的同时保证了安全性 。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传统强化治疗方案基础-餐时每日2~4次注射方案,诺和佳®注射次数更少,却可达到相似的血糖控制并显著降低夜间确证性低血糖发生风险;使用前无需混匀,一支胰岛素注射笔即可提供空腹和餐后双重血糖控制,同时,诺和佳®作为新一代胰岛素类似物,匹配的注射装置也是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预填充注射笔——畅充®笔,进一步提升了患者使用的便利性。 “诺和佳®很好地满足了国内患者对于治疗方案便利性的最大诉求,更为重要的是,从医生角度而言,诺和佳®满足了我们对于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母义明教授表示。 纪立农教授也指出:“全球有包括中国的39个国家、近1000个研究中心参与了诺和佳®的临床研发研究,这些研究积累的临床证据显示:无论是采用该药起始治疗还是强化治疗,与其他胰岛素治疗相比,其在达到有效降糖的同时,低血糖发生的机会更少,提高了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 正努力将索马鲁肽在内的更多创新药引入中国 作为业界公认的糖尿病巨头、世界上最大的胰岛素*商,一直以来,诺和诺德都非常重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截止目前,诺和诺德旗下已有多款产品入华,据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向医谷记者表示:“在中国市场,诺和诺德拥有全面的糖尿病产品线,目前诺和诺德在中国已经引入了15款创新产品以及8款注射装置,我们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持续引领糖尿病领域的创新突破,加速创新药物引进,为中国医生和患者带来强有力的治疗方案,推动中国与全球同步新药获批,让中国患者与全球患者同时受益于创新成果。我们还将持续提升药物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另据周霞萍向医谷记者透露,诺和诺德也在紧锣密鼓准备把其另外一款重磅糖尿病药物,每周注射一次的索马鲁肽(Ozempic)引入中国,同时,口服索马鲁肽(Rybelsus,每日口服一次)的三期注册临床实验也已启动。 Ozempic在2017年底首次获得FDA批准,2019上半年的全球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5.63亿美元,全年有望超过10亿美元成为重磅*。Rybelsus则于今年9月获得FDA批准,批准治疗剂量有7mg和14mg,这是第一款获得FDA批准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它的出现打破了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或每周需要接受GLP-1RA注射的格局,为他们控制血糖提供了侵入性更小的便捷治疗选择。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