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标题:《食管胃结合部早期肿瘤的内镜诊治》

直播时间:2019年9月11日 12:30-13:00 重播时间:2019年9月11日 13:00-21:30
专家简介: 潘文胜 教授 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世界内镜组织上部消化道癌委员会中国区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医疗技术应用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老年协作组成员 浙江省医学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Lipid in disease & health》编委 中华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专长食管、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小肠疾病、早期食道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主持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重大专项1项、省级国际合作重点科研课题1项、省自然基金1项、厅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国内专业期刊论文70余篇。
内容摘要: 胃癌的整体发病率在逐渐下降,但其中食管胃交界癌(EGJC)的发病率却在上升 ,全球每年新发EGJC约140万。EGJC的预后同样不容乐观。美国大型调查结果显示, EGJC术后 5 年生存率仅为 25 %~30 % 。国内关于 EGJC的长期预后报道较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报道的382 例 EGJC患者中,Siewert Ⅰ型(6 例)、Ⅱ型(220 例)、Ⅲ型 ( 156 例) 患者经 R0 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 0、29%、23%,三种亚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防治EGJC的关键是早期发现高危癌前病变和早期EGJC ,实现早诊和早治,改善预后
一、分类 2017 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联合发布的第八版食管癌和食管胃交界部癌分期中规定,Siewert 分型将不再使用。新分期中定义,当肿瘤中点距离齿状线不超过 2cm时,依据食管癌分期;当肿瘤中点距离齿状线远端2cm以外,依据胃癌分期。 日本食管协会(JES)2017年在 Esophagus 刊登了自己的第 11 版食管癌分期系统,规定食管胃交界部为齿状线上下各2cm以内的区域。
二、如何提高EGJC的早期诊治? · 内镜筛查: 目前诊断食管胃结合部早期癌最主要的手段是行内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活检 · 色素内镜: 利用染料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在颜色上形成鲜明对比,可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并指导指示性活检。 · NBI+放大内镜
三、临床资料 ·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生活方式 · 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大体形态、病灶部位、好发部位、好发形态 · 病理资料:分化类型、背景黏膜 · 术后随访
四、胃食管贲门癌发病分布调查 · 年龄、 · 症状 · 部位 · 象限部位原因 · 组织学类型 · HP · 发病基础
五、治疗 ESD术、术后病理、术后处理
六、病例特点分享
观看直播内容: 请联系韩美学术推广专员获取直播二维码 观看往期内容: 请访问医乐网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