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中国处方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6%,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150亿美元。巨大的处方药需求释放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利益空间,对于行业里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医药电商们显然概莫能外。 据统计,在我国明确要求必须凭处方才能销售的药品有800多种,且绝大多数不允许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但是通过网络购药平台可以买到各种处方药一直都是公开的秘密,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最近人民网的调查,20家网上药店和提供药品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中,17家可购买处方药;上传宠物狗的照片充当处方,也能通过审核;最低10mg就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的硫酸阿托品片,无需处方就能一次*购多瓶…… 网售处方药,因乱象丛生的现状再次成为了舆论焦点。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网售处方药政策左右摇摆 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成为国内第一家“医药电商”。不经意间,中国的医药电商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 20年间,医药电商方兴未艾,历经了兴起波,也迎接了阵亡潮,从曾经的资本“宠儿”,到如今的前路不明。一句话概括就是,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沉沉浮浮。 早在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 此后,有关网售处方药的政策可谓一波三折。 2013年10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规定“药品*连锁企业通过药品交易网站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一律不得在网站交易相关页面展示和销售处方药。” 但是7个月后(2014年5月),风向急转,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意见稿》最大的亮点是解禁处方药在网上的销售,《意见稿》针对网售处方药提出了诸多条件,简单总结就是“互联网经营者可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尽管只是个征求意见稿,但是足以让医药电商们欣喜不已,甚至幻想着医药电商产业的春天要来了。然而当年6月,该意见稿就遭到了医药行业协会和知名药品*连锁企业相关人士的联名反对。发布一个月后,此《意见稿》便“不幸夭折”。 目前,网售处方药的合法性来源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家卫健委于2018年9月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这两条政策明确规定“医师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 上述涉及网售处方药的政策,有明确禁止的,也有有条件松动迹象的,可谓吊足了行业人士的胃口。就像医药行业资深观察者山东风轻所说:“政策一松一紧,恰恰说明了政策正处于规范期与调整期。”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表示:“政策的左右主要是对处方药网售的监管方向有争议,核心还是网售处方药的监管手段不明确。而且,其实也有很多国家从来没有开放过处方药的网络销售,所以网售处方药也并不是改革的必须项。” 最近有关网售处方药的政策在2019年4月,《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新增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不得通过药品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直接销售处方药,并且明确药品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相关责任,情节严重者会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以一百万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尽管《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还未通过,但意味着网售处方药未放开,且各方仍在博弈。 网售处方药症结难解 尽管在国内网售处方药并未放开,事实上医药电商平台涉嫌违规销售处方药似乎是公开的秘密,媒体也早有曝光,近几年更是频频被推到风口浪尖。 2015年3月和11月,《北京商报》在2015年3月和11月分别对医药电商销售处方药的问题进行调查。第一次调查了4家医药O2O平台,其中曝光了“叮当送药”(2015年3月25日更名为“叮当快药”)无处方的情况下平台可提供医师代开的问题。8个月后,《北京商报》再次调查发现叮当快药、药快好、药给力、快方送药等仍然在未索要处方的前提下*处方药。 2017年3月,《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调查发现包括叮当快药、“1药网”、“健客网”等多家网上药店无须处方能买到药。 2018年9月28日--29日,《南方都市报》测评了14家医药电商平台网售处方药情况,发现四家医药电商均未有处方药的明确标识或者标识较为模糊。 …… 从相关曝光可以看出,形同虚设的“处方制”是目前互联网医药平台所面临的最大争议,因为它已经带来了一些意外和悲剧。2018年5月,江西一21岁女孩因“痛经”通过网络购药平台购买了秋水仙碱片剂,在陆续服下198片后抢救无效死亡;同年11月,上海一22岁女孩也是通过网络购药平台购买了18盒秋水仙碱片剂,因过量服用导致死亡。 处方药不是“纯粹的商品”,具有特殊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都是要求开具处方才允许购买。产品质量是用药安全的生命线,网售处方药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放开后的安全监管问题,“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开方,药师审方”这一流程不可省。 事实上,即使上述流程不省略,网售药品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药师金锐告诉新浪医药,网售药品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跟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开方拿药都有两个明显不同: 第一是医生开处方的过程。网售药品一般是以药品为导向,患者先挑选药品后补处方,这个过程会针对药品来补相关诊断信息等,但是在医疗机构,肯定是先进行诊断,医生依据病症开具处方; 第二是药师审核的过程。在医疗机构就诊时,开方拿药要经过两道审核,第一道关卡是电子审核,等到窗口拿药时,药师会再次进行审核,两道审核可以对患者在不同科室开具的处方药进行综合评估,看其是否合理。如果是通过网络审核,具体的流程体系我们不清楚,负责审核药师的资质和水平也很难说。 “处方制”如何才能不形同虚设?监管是核心。 医药营销专家林玲表示:“处方制如何不流于形式,取决于监管力度,强化药品销售规范化运营,由电商平台和供货药店共同承担责任。” “网售处方药的核心是怎么监管,谁来监管,处方从医院流出后应该有统一的监管平台来审方和分发到有资质的销售平台,”赵衡同时指出:“对于处方的合理性和药品的真实性都要有严格的规定。” 处方药通过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网络平台售卖,是否会出现假药劣药?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在我国没有具体的数据,不过相关资料显示,以规范守法着称的欧洲网售药品中假药占了六、七成。药品如若出现闪失,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出现人间悲剧,这些责任又将由谁来承担? 要想保证消费者用药的安全性和专业性,处方的真实合理、保障药品供货质量、保证配送和仓储系统符合规范、保护个人医疗数据隐私以及医保支付等问题都需要重视,并统筹推进。 有业内人士表示,网售处方药之所以乱象丛生,部分平台顶风作案,究其原因,还是有现实需求、有市场利益。就像人民网有关网售处方药的评论文章所说:“在强大的现实需求与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医药电商追求利益无可厚非,顺应趋势扩展业务也没有错,但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网售处方药未来“已来”? 谁反对放开?俗话说得好,互联网就是传统暴利行业的粉碎机。 不过传统药房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趋势不可逆。据财联社报道,在老百姓大药房2018年度股东大会上,老百姓大药房掌门人谢子龙表示,今年4月7日,自己和其他三家上市药房董事长一起去拜访了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医保局。“下一步网上放开销售处方药是大概率事件,互联网放开处方药销售,对行业会有颠覆性影响,会促进行业洗牌。” 除了传统药房的“画风大变”,普通消费者对于网售处方药的放开也是喜闻乐见的,毕竟便利、便宜。“互联网能够打破信息的围墙,让消费者更容易买到想要的药品,特别是短缺的药品;网上价格竞争的透明,有效降低了药价,让消费者可以买到价格更便宜的药品。”山东风轻的这席话可以说是说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图源:微博截图 网售处方药确实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这份优势注定只适合于一部分人。在金锐看来,“网售处方药可以解决的是慢病患者长处方,类似于基层医疗机构针对长期慢性病患者推行的长处方用药管理,患者需提供完整的病历和病案记录,长处方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患者来回在医院拿药的奔波。而对于首次在线购买处方药,并后补处方的行为,我并不赞同。” 据统计,中国现在有近2.9亿心血管病患者,有1亿糖尿病患者。庞大数量的慢性病和常见病患者,也代表着现阶段国家没办法对网售处方药“一刀切”。今年1月份圈内广为流传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便被很多业内人士解读为政府部门在放开处方药前的“投石问路”。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只让适合的患者享受便利,而不是现在的“你想买我就卖”。核心依然是监管,企业家、医生、行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一些监管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谢子龙在2018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作为连锁药店行业提出的请求是线上线下一定要同步,比如要求实体药店要凭处方销售,网店也应该按此执行。对资质的要求,对执业药师的要求都应该一视同仁,监管同步。 金锐建议,网售处方药如果放开,首先,全流程的监管是一定不能省的,不仅要看患者是否提供处方,还需要提供病历病案(这个流程需要医疗系统信息的支持)。其次,采取更为有效的监管和风险防控措施,比如制订品种目录,开展突击飞行检查,推行强制药学服务,开展信息化用药审查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手段。总体来说,放开网售处方药并非小事,需要全面论证,各方监管,再讨论放开与否。 林玲认为:“任何时候,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都是药品生产和经营的生命线,线上经营尚有很多监管盲区和不尽规范之处,在制定政策之初,就应充分而审慎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不能像转基因食品一样被利益集团所左右和推动,再被大众舆论推回正轨。” 期待互联网售药在规范中有序成长。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作者:张红利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