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份近日流传在网上的平安好医生匿名做空报告,平安好医生母公司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回应称,在某二级市场投资者群出现恶意诋毁公司的文章,对公司的品牌和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鉴于此恶意行为,公司已经正式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立案侦查中。对于此次事件,本公司将坚决通过法律手段,追求肇事者的法律责任,捍卫本公司合法权益。 4月30号 一份《平安好医生模式证伪,仅靠业务注水造假维持估值的庞氏骗局》的匿名报告,在投资圈中流传。 此份匿名做空报告称平安好医生通过数据造假误导投资者,创造高估值的假象,因此给予“强烈卖出”评级,目标价为10.75港元。相较于这只股票当天的收盘价38.4元,上述目标价存在72%的潜在跌幅。 具体来看,报告认为,平安好医生在运营数据、财务数据和发展愿景等三个层面均有“注水”行为。 首先,其认为以AI客服冒充医疗问诊,运营数据造假,平安好医生围绕家庭医生打造的互联网医疗生态毫无价值可言。报告称,平安好医生自由医疗团队扩张速度在近几年显著减缓,实际建设也颇为薄弱,造成很多医生在专业上存在重合,外部医生团队反成了发展重心。 更重要的是,发文人进行了两组测试,一组咨询头痛问题,被推荐到高血压医生;一组咨询胃疼问题,被推荐到了失眠问题。结果证明平安好医生的“AI问诊”本质上是一个简陋的客服机器人。而由于数据未做标记,通过AI客服、非医疗背景客服专员的放大作用,平安好医生将真实问诊数量放大接近百倍。 其二,健康商城用大量批发业务充当*业务GMV及收入,涉嫌造假。报告称,平安好医生健康商城财务运营数据不连续和*业务被批发业务以次充好是发文者的重大发现,前者表现在2018上半年GMV基于下单数量,而下半年GMV基于完成交易;后者表现为平安好医生2018年全资收购江苏众益康医药有限公司取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与之前取得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B 证)并无区别。 第三,消费型医疗业务极度依赖平安集团地推团队,同时粗暴装入平安集团的用户及流量,存在严重关联方依赖。报告称,在平安好医生近4.4亿*业务中,通过平安集团的地推完成的部分占比高达96.5%,难以产生规模经济。 报告称,平安好医生所披露的月活用户量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第三方插件,以此来掩饰住其MAU的下滑。 最后,平安好医生依靠昂贵补贴来维持高频无效流量,实际用户粘性极低。报告称,平安好医生的边际获客成本从2016年的6.2元提升至2017年的10.1元,其快速增长已成过去式;现金补贴导入的用户是虚假的高频需求,一旦补贴减少用户将大量流失。 基于以上原因,发文者认为平安好医生商业模式充满疑点,同时通过数据造假误导投资者,创造出高估值的假象,因此强烈建议卖出平安好医生,预计目标股价或至10.75港币 受此影响,4月30日平安好医生收盘报38.4港元,跌幅5.19%。 来源:艾媒网 作者:桑梓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