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伊始,过亿品种中药注射剂再遭限用令! 不良反应居首位,销售额极速下降 昨日(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药监局决定对清开灵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清开灵(冻干)〕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据相关数据显示,上述三个产品均为销售过亿的中药注射剂大品种,涉及三家上市公司,神威药业是国内清开灵注射液市场份额最大的生产企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天士力公司的独家产品,注射用清开灵(冻干)则是贵州益佰的独家产品。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10-2015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年度监测报告中,清开灵注射剂每一年都位列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排名第一位(注:2016年开始,报告不涉及药品名字),因此有医生戏称:中药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中,如果清开灵敢排第二,没别的药敢排第一。 清开灵注射剂被广泛用于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脑出血及脑血栓等,未被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随着近几年围绕对清开灵注射剂的争议较多,其销售业绩也明显受到了影响,作为神威药业的主打产品,据该集团年报,在市场已有所萎缩的情况下,2016年清开灵注射液销售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的55.7%,以其营业额约20亿元计算,清开灵注射液的销售额达到11亿元以上,然而到了2017年,清开灵的销售收入急速下降到3.16亿元,销售额比2016年降低了33.3%。 在此次药监局发布的清开灵注射剂说明书修订要求中,生产企业需增加警示语,警示语内容应包括: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并要求: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以及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虚寒体质者、使用洋地黄治疗者、严重心脏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老人、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并加强监测。 药监局密集“出招”,“中国式神药”日渐式微 今年以来,中药注射剂已频频成为国家药监局的“开刀”对象。 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参麦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14号),要求该药的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 接着是从5月29日到6月12日,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三则公告:要求对三种知名的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丹参注射液说明书进行修订。 而以上这些中药注射剂都是销售数据非常可观的大品种,一面是临床上大规模的使用,一面是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的质疑,多年以来,中药注射剂的去留一直是处于风口浪尖的热门话题。 有人称这为“中药注射剂的原罪”,也有人认为作为解放后“大干快上”的产物,但不管如何,从当前的政策环境来看,对于中药注射剂的限制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截至到目前,包括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鱼金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等常见中药注射剂被责令修改说明书,注明儿童或孕妇禁用或者慎用,且至少有45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受限,或被责令修改说明书标注慎用、禁用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2月,人社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地方之一,便在于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明确提出了显示,共有37个中药注射剂限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限用于重症。 而各地关于辅助用药的重点监控通知似乎更宣示着“中国式神药”的时代即将落幕。一大批中药注射液在甘肃、江苏、安徽等地先后被列入重点监控目录,这意味着医院再使用此类药品将十分慎重,每月的处方量将严格受限。 开展再评价,或可扳回一城 频频承压的窘况该如何打破,有行业人士表示,对于中药注射液企业来说,开展再评价工作或许能让其扳回一城。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谢雁鸣也曾在公开场合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体系,从而建立起符合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标准体系和评价模式,建立健全具有特色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制度。 2017年10月8日,《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完成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此轮再评价过程也将是对现存的130余种中药注射剂进行评价的过程。 同时,还有行业人士指出,“药品生产企业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也就是原料上,就要开始严控质量,把控好生产过程的各个节点,每个节点都进行质量控制,过程控制好了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在制备工艺上,要严格控制热原,此外,中药注射剂产品本身的化学成分研究也要清晰、透彻。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