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沿用国外数据到找寻慢病防控的本土化循证医学证据,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策略,我国正在不断积累起慢病防控的中国智慧,并将经验分享给国际社会。
找寻本土化循证医学证据
“以往我国发布的各类慢病防控的临床指南,大部分是套用北美和西欧人群的研究成果,缺乏本土化的循证医学证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说。改变,始于2004年。这一年,北京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等高校合作,启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李立明正是项目的中方负责人。
“该项目主要探讨环境、个体生活方式、体格和生化指标、遗传等众多因素对复杂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李立明说,项目覆盖了我国5个城市(哈尔滨、青岛、苏州、柳州和海口)和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甘肃的5个农村项目点,完成了51万余人的基线调查、重复调查和长期随访。
从2015年起,项目成果陆续刊发在《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英国医学杂志》四个全球顶级医学刊物。例如,2015年10月,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论文,将CKB队列与1991年22万全国男性队列对比得出结论:男性归因于烟草的死亡风险增加了近1倍,而自愿戒烟超过10年者未发现额外的死亡风险。
“随着时间推移,CKB项目已成为生产本土化、高质量病因学证据的重要来源,将作为制定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和疾病指南的基础。”李立明说,未来,在大数据时代,基于CKB项目的超大规模人群队列是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核心能力支撑,也是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平台。
中国与世界双向促进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蒋立新看来,我国可以供全球借鉴的慢病防控经验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政府通过政策和投入主导,由医疗机构为基层提供技术支持,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开展监测考核,三方各司其职且无缝对接。”蒋立新说,深圳市2016年以来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就是典型例子——将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防治中心结成紧密的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真正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下沉,以及管理和服务的前移。
另一个经验是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为基层提供智能化的诊疗辅助工具和患者管理平台,促进基层慢病防控能力的跨越式提升。目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建立的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在线培训平台刚开通5个月,已有全国70万名基层医生完成了注册,30万人通过了认证。除了培训,嵌入的辅助决策工具也将帮助基层医生制订出与专家一样的治疗方案。
同时,蒋立新认为,推动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慢病防控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应引进国际权威机构推荐的策略与工具,同时邀请全球顶尖专家组成智库,针对性制定我国慢病防控的解决方案。
蒋立新认为,慢病防控机构和学者应当更积极地参与到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工作中,在全球慢病防控策略的制订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我本人作为WHO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协调机制工作组的联合主席,多次在大会报告环节介绍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挑战与应对,能切身体会到各国对中国经验的热切关注和急迫需求。”蒋立新说。
此外,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慢病防控适宜技术对于沿线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的国家都具有广泛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