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 一、常见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且常伴有高血压(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最危险因素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二、临床表现 1.大脑中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液供应内囊 (1)主干闭塞:对侧三偏,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 (2)深穿支闭塞:对侧偏瘫,无感觉障碍、无偏盲,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 2.大脑后动脉闭塞: 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身麻木) 3.椎基底动脉闭塞: (1)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闭塞: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 (2)小脑后下或双侧椎动脉闭塞:也称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歪了脖)综合征, ●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临床表现:前庭共济交火球 前庭:眩晕、呕吐; 共济:同侧共济失调; 交:交叉性感觉障碍 火:霍纳综合征:孔小球陷同垂无汗(压迫颈交感神经) 球:球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3)脑桥基底部梗死:闭锁综合征:只能眼动其它部位都不能动 三、诊断 CT检查:梗死区低密度灶 四、急性期治疗方法 1.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恢复血流灌注。 (1)静脉溶栓治疗: (2)动脉溶栓疗法:尿激酶或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3个小时内治疗 最好 2.早期溶栓治疗:在起病6小时间内进行溶栓。 3.抗凝治疗: 4.血液稀释法:分水岭梗死者首选本法。 |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