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石岩打工的四川人官承烈、龙太琼夫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到6岁的儿子官琪钧患上了这样一种疾病。医生的解释说,这是一种比白血病还可怕的血液疾病。
官承烈还清楚地记得孩子发病那天的情景。3月13日那天,丈母娘牙龈开始出血,官先生陪着她到宝安区人民医院看病,还正在排队候诊呢,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说孩子病了,呕吐发烧。送去石岩人民医院,一查血常规,医生吓了一跳。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都大大低于正常值。
石岩人民医院已经无法处理,孩子被转到宝安区人民医院,正在看病的官先生丈母娘也停止检查,陪着孩子做检查。宝安区人民医院初步怀疑是白血病或者再生障碍性贫血。孩子被紧急送进深圳市儿童医院。几天后,孩子的疾病被确诊,记者看到了官先生手里的第二人民医院出具的化验诊断,明确指出了疾病的名称: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简单地说,就是骨髓失去造血功能,生命只能通过输血来维持。输一次血要近2000元钱,每周至少要输一次血。目前治疗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骨髓移植,这是根治的办法,估计顺利的话需要30万的费用。二是AD机治疗,通过先进的治疗仪器治疗,将延长输血周期。这也需要十几万的费用。对于这个打工家庭来说,即使是每周一次的输血,负担都非常重,那些十几万、几十万的治疗费用,几乎是天文数字。
官承烈、龙太琼夫妇都在石岩同富裕工业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打工,四川南充老家的父母身体一直不好,为了治疗父母的疾病,打工赚来的钱都用在了父母治病上。父亲2005年病重死亡,今年春节刚过,母亲也病逝。由于经济拮据,老家的房子还是土墙,无法翻新。父母病逝后,不再需要承担巨额医疗开支,凭着夫妇俩每人每月2300元的工资,日子本来逐渐好起来,可是如今孩子的病情让家庭又陷入绝境。
“救救孩子!”一些共同住院的病友开始向官先生一家捐款。儿童医院办公室的钟主任得知情况后也为孩子捐款。夫妇俩工作的欣旺达电子也发动公司员工向他们一家捐款,每次接到爱心人士的捐款,官先生这么一个汉子,还是忍不住掉泪。目前筹集来的3万多元,维持了孩子几十天的住院和输血费用。
接下来的治疗让官先生发愁。目前孩子极易受感染,病床需要用塑料罩子罩住。由于经济原因,孩子一度出院回家,不到一周时间,便因为肺部感染又发烧入院。
记者在此呼吁,救救孩子,救救不到6岁的小男孩官琪钧。官先生联系方式:15889465218。银行账号为:邮政储蓄银行,户名:龙太琼,账号:6221885840023541100 |